大殿后身,是一处深深的庭院,庭院四周被镂空的花墙围起来,一进院子便是大花园,只有几只腊梅开着黄色的小花。沿着中间大理石铺就的平整甬路向里走,跨过一处圆拱门,抬眼能看到三层巨大的三面连体木质阁楼围成了庭院,正面挂着一方匾额“福寿安康”。
这是宋家家主宋淙的院子。
宋大义迈步进了院子,走进正屋大堂。
大堂铺着褐色地毯,最里面挂着松鹤延年的玉雕壁画,壁画戴金冠,面容清瘦,胡须及胸的老者。
老者正闭目养神,他身边两名十几岁的丫鬟捧着火盆和香炉,帮老者熏香取暖。
“爹。”宋大义进了屋,低声打了个招呼。
“诸葛家来人了?”宋淙没有睁眼,低沉的声音问道。
“来了。”宋大义应了一声。
“怎么样?”宋淙问道。
“这个您先看一下。”宋大义将诸葛男的信举过去。
“嗯?”宋淙缓缓睁开眼睛,看到宋大义递过来的绢布,皱了皱眉头,伸手拿起来,将绢布举得远一些,读了起来。
读完了信,宋淙将信随手丢到火盆中,摆了摆手。
两边的丫鬟都退下去了。
“爹,您看……”宋大义问道。
“你怎么看?”宋淙反问宋大义。
“诸葛家是有爵位的,按理说不会惹到什么官司,嫡长孙的亲事,是家族最大的事,按理说不会在异乡办,如此看来,诸葛家应该出了大事。”宋大义说道。
“嗯,不错,和我想的一样。”宋淙点了点头。
“那这亲事?”宋大义问道。
“先安抚住诸葛家来人,然后派人去乾县打探,到驿馆,花银子租最快的马过去。”宋淙说道。
“爹要不要见见诸葛家的来人?”宋大义又问道。
“先打探清楚再说,我就先不出面了。先让你家里头的维护着点儿。”宋淙说道。
“好的爹,那我先安排去了。”宋大义点头说道。
“矿山那边怎么样?”宋淙问道。
“都好。”宋大义回答。
“那就好,年底邢府司会送人过来,准备好接待。”宋淙说道。
“知道了爹,您放心吧。”宋大义连连点头。
“去吧。”宋淙挥了一下手,然后对着丫鬟招了一下手。
诸葛川母亲带着诸葛川和雷氏兄妹被送出宋府,向客栈走去。
“娘,看来这宋家准备悔亲了,你看那宋大义的态度,明显冷淡。”诸葛川扶着母亲的手说道。
“别瞎猜,不过是要和他父亲商议,毕竟是我这边出了变故,总要给人家应对的功夫。”诸葛川母亲早看出了宋大义的冷淡,但她还是希望这亲事能成。
“哦。”诸葛川自然是不想成亲的,看着亲事要黄掉的形势,心里暗暗开心。
“我看那宋千遥不错,也懂礼数。”诸葛川母亲夸赞一句。
“哦,是么。”诸葛川咧了咧嘴,转身退到雷氏兄妹身边,低声说道:“辛苦哥哥姐姐了。”
“看你这话说的,你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何况还是这么大的事儿。不过我看这亲事够呛。”雷玉龙向来心直口快,低声对诸葛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