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少年的星空与天涯 > 第146章 性格命运,劫数天定(中)

第146章 性格命运,劫数天定(中)(2 / 2)

这种违背人伦的生活,尘世称之谓英雄路,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不归路。

“宗主,我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去一个到处都是竹子的世外桃源。取一件存放了几百年不知如何用的至宝。”“不知用法?为什么要当成宝贝?”“世间只有那么一件。”“物以稀为贵。”“也许吧!”“拿到它又要做什么?”“将它用在需要的地方。”“宗主,不知用法?怎么又要用在需要的地方?”......

行宫议事大厅,龙羽及一班大臣们将近来所得的情况加以汇总。

北方,长风国的天策军被北隅的大军一举全歼,主帅黄林战死,余部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不日将至度劫江。为此长风国又派来使者,只是这次比之上次要和颜悦色多了。言称:愿让出度劫江北面大片领土,但要应龙国交还猫鼻山东侧全部被占国土。

应龙国看是欣欣向荣,实则也是非常不稳定。鲛人湾里,虽然几大海族相安无事,但靖安岛盘踞的原环东国余孽时常联合不服的海族及长风国发难。东部,应龙国虽然占据了不小的地盘,将长风国镇南将军辖地一分为二,自身也处于他们的包夹之中。

应龙国全境中,人类军士全部加起来只有十二、三万,大部分精于水战。陆战、山岳战多用的是异族,近二年的战事异族兵士二十万。但北方逃来的难民越来越多,问题也是越来越复杂。

一方面不得不分兵镇守各地,还得防止异族生变。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异族军士始终按以前人类定下的规矩:军队作战不得超出其部族所在地的三百里的范围。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让不少将领愤怒不已。再严重点来说,将来抗击北隅大军,只有人类军队,如此国内更加空虚。

“王,地方官吏不足。可否让永泰书院士子们提前入职?”“不可,这些个孩子所学时限还不及原订的一半。突然让他们掌权,又个个出身低层。”张源出来反对道。

“你看看满朝栋梁,有些跟随王不过数月便担当大任。有何不可。”“就是,现在国家如此,不得不特殊对待。一年有余,也是不错了。”“怎么会一年有余?满打满算只有大半年。能学到什么?放出去不是造福,祸害一方到是有可能。”......

满朝文武争吵不休。宰相曲陵与大元帅黄化德相视都皱起了眉头。或许有官员注意到他们的变化住了口,其它人也相继停止了争吵。接着都望向宝座上的龙羽。

这样的节奏龙羽也是慢慢习惯了,先是将事情汇总,之后各家抱着自己的意见争吵不休,最后让他这个王来总结归纳出行动方针。

“除了囚灵书院之外,其它三个书院的士子全部派出去,让他们边干边学。地方官员先行带上些时日,再行任用。”龙羽解决完一个问题,看看没人反对,等待着下一个的到来。

“长风国来使怎么回复?”“还用说,度劫江以北,他们根本就守不住。拿着无用的地盘换取将士用血换来的土地,意见肯定很大。”韩炅第一个反对。随后所有武将一致的附和。文官方面却分成两派来。

“王,各位将军。以后大家面对主要大敌是北隅。他们可是要奴役人类的。只有先打败他们,才能再言其它的吧。”蒙辛上前言道。“蒙大人所言不假,只有打败了北隅,才能建立威信。长风国便是一时小人得志,也不能久远。”“话说的真是好听。战争要的是钱粮。没有稳固的后方,打胜了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对,这等蠢事不能干。”“应该乘势将猫鼻山东边土地全占了。如此便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想的美,那海族呢?”

“王不是早有良策了吗?让他们参加贤者会,一切都解决了。”“贤者会?时至今日各族响应者无几。”“他们不响应还不是王不应充各异族入后宫。此事只要王点头,不是难事。”......

龙羽望着这帮面红耳赤,严重跑题的家伙们。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一不小心,在众人面前就给自己难看。黄化德不由的望向文官一侧的宰相曲陵,不断的递眼神。曲陵却像在看大戏一般,只当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直到一个官员着急上前拎着另一官员的衣服要用武力决断被众人分开时,曲陵才不紧不慢的冲着黄化德会意一笑。

“此事既然大家意见一致。为了显示王对异族一视同仁的理念。必须要大肆操办,让天下人都看看。王是说一不二,言行一致的王。”曲陵抢在龙羽开口前发言,语速让龙羽更是插不进半分话。“王,英明。”众臣众口一致呼叫道。龙羽只能等他们拍完马屁再发言反对。

“此事一拖再拖,有失王的信誉,更失了国之根本。张源张大人。”曲陵高声叫道,张源出列。“有劳张大人,退朝之后便让各族所选美女尽快送来。并邀各族头人、族长、酋长、长老、祭司等要人一并随行参加王的大婚。不得有误。”张源领命退回。

“黄老将军。”黄化德出列。“王大婚时,还请驻守各城的军士严阵以待,防止有人乘机生事。当然,事后不得忘了让军士们分享王的喜酒。”

“潘甘潘大人。”“王,大婚之时,你得马不停蹄。将各书院士子派往地之事一一办妥。辛苦了。”“愿为王效劳。”

“下一个议题。”曲陵说完,见龙羽怪异的望着自己,不以为然的宣布。心中暗道:谁让你每次临阵退缩?有些事不下猛药,永远没进展,让下边作臣子的更是踌躇不前。

所有一切安排让同僚们递来的佩服目光,曲陵却清楚,一切还是有位好王,否则自己的下场定会惨过中域。

人们在称赞一位贤臣,贬低一位君王时,常常忘了一个事实。若君王真昏庸,怕是千古之下只有被剖腹摘心的忠臣,断无为国为民,流芳百世,死而后已的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