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左军就退下来三百多人?”上报来的数字让黄旌德惊呆了,也让大厅中所有将领都不敢相信。“好好好。”黄旌德的三个赞扬字眼,让将领们为之一怔。
再看时,黄旌德红着眼睛。目前,天顺军左军可以完全不存在了,还有全部的空中部队。可是前方战事还在继续。
“大帅,蛮族大营中正在准备。看样子,他们是不打算让我们有喘息的机会。”“再打下去,这个无底黑洞天顺军是填不平的。”“那又如何?死了这些兄弟,白白死了不成?”“不成,又能怎样?现在天顺军的负担已经超出了想像。再打下去--唉!”“应龙国虎视眈眈,他们还没出手呢?”
“目前是长风国与蛮族的战事,扯上应龙国作什么?”“别忘了,敌人可是有两家。谁先动手,谁就被动。”“切,仗打到这份上。管他是谁,谁来就干谁?”“看看人家天威军,至今没什么反应,这才是高人。”
“别吵了。”黄旌德怒喝,“大家都是为天顺军好。那好,谁不愿出战的?出列。”
黄旌德话中含意让将领们听的出来,毕竟是跟随他十多年的老兄弟。
“大帅,你想怎么着,末将愿随左右。”“末将也愿往。”“愿往。”……
“给天威军传话去,就说天顺军十几年的窝囊气受够了。”黄旌德奇怪的命令让传令兵抬头确认下是不是听错了,察颜观色下知晓没错,赶忙去传令了。
三川口的天空上还有木鹰战士与蛮族的蝠人等追逐、绞杀在一块。相对于早晨遮云蔽日的情况就显的势孤力单了许多。几十里的地方,处处是横尸。落日余辉下,与鲜血染红的大地混然成一体。
“咚--咚--”“呜--”进军的鼓声与角号声传来。
长风国天顺军旌旗招展,分十二个方阵四排,主帅黄旌德在第二排的中心方阵之中。每一个方阵,最外排为长矛兵,紧跟着是刀盾兵,弓弩手,骑兵与术法兵。方阵最后是器械部队,他们由少量军士与大队的木鹰骑士保护着。
蛮族军阵以巨人族与望月族为核心,其它小部族组成的阵形围绕着他们。从族徽上来分辨,小部族不下于三十个之多。队伍之后也跟随着制造比较粗旷的器械,一样由不少翼人、蝠人等护卫着。
两军对阵,还是开战以来的首次。按往昔的规矩,必定有将领单挑先来鼓舞士气、壮大声势。
黄旌德见两军相距不过一箭之地,一举手,传令兵便向旗语兵下了命令。眨眼间,从方阵中飞起箭枝如蝗虫般向蛮族阵营中而去。各阵闪开条条通道,顿时万马奔腾冲向敌阵。
不合理,实在是不合理。蛮族将领们看着长风国的军阵不是马上能冲杀的阵形。才调以轻心认为对方会按规矩一步步来。大意了,真是大意了。
箭雨落下,蛮族阵营中一片骚乱。长风国的各式骑兵也杀到了眼前。蛮族前阵被攻破数处,乱成一团。还不算完,长风国第一排的左中右三军同时出击,排山倒海的气势,让蛮族心惊胆寒。
“咚咚咚--”一阵阵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后,从蛮族后方飞来许多巨石。这是蛮族仿造长风国龙头炮的国之利器--蛮王吼。虽不及龙头炮威力巨大,其气势却有过之。
黄旌德没想到对方的应变能力也是挺快,赶忙下了第二道命令。顿时第三排的三个方阵分为左右两队,向蛮族的两翼进行突袭。所有的指挥大反常规,让空中观察敌情的翼人也是糊涂起来。急忙向本阵打出信号。
两军对阵,通常的打法是先用器械对轰,打乱对方的进攻阵形。再以骑兵首先发动冲锋,进行混战。因此阵形兵种安排最前排或两侧应该是骑兵,如此冲锋才是效果最大。骑兵出击,弓弩手与术法兵对敌方后阵进行战术阻止。这才是正统的打法。
黄旌德将骑兵安排在阵形中的最后,这个位置发动突袭。骑兵要穿过好几个兵种,难以发挥骑兵的冲击力,更容易伤及友军。骑兵冲锋后,再游动到敌方两翼,可以将其机动性发挥出来。若用步兵进行两翼包抄,就让人看不懂什么门道了。
黄旌德反常规的战法,让没什么指挥能力的战场观察人员是大脑出现严重的理论障碍。他们一出问题,尽管传回的消息是正常无比的,却让军队指挥者们个个头大。
战场形势的好坏,往往在于指挥人员对全场情况的了解与预判,还有临场应变能力的综合考验。第一回合的全场情况的了解就出了问题,后边只能是将错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