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理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仵官阎王是个好阎王。
那一袋银币,也是他让护卫留给锦理的。
他怕锦承山吗?
从他对锦理的态度来看,他显然是不怕的。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看到了锦理的窘境,心生担心,所以选择了慷慨解囊。
可让锦理不理解的是,他为什么总是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其他人。
他为什么不能和大家敞开心扉?
他想要隐瞒什么?害怕什么?或者说,他的心里,有什么过不去的心结么?
锦理暂时还不得而知,但他想要知道。
被隋阴封救了一命,又收了钱,然后看到他如此纠结的活着,锦理的内心总觉得不是个滋味。
没有谁天生就是阴暗的,恐怖的,一定是命运给了他无情的伤害,让他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
锦理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孤儿院院长。
如果没有他,锦理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但他确信,绝对不会比现在好。
他会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厌恶世界,甚至成为隋阴封的一个缩影。
其他人或许不懂,但锦理明白,这样的人,往往需要用强硬的外壳,把脆弱的内心保护起来。
表面上看起来,不需要外界的帮助,实际上,他们恰恰最需要帮助。
这种帮助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锦理对隋阴封的遭遇感同身受,所以他决定,帮助隋阴封,不为别的,算是报答他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吧。
……
锦理告别卖花女子之后,直接前往了城外的杏花村。
在摇摇晃晃的车厢中,锦理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不禁想起来唐代杜牧的那首清明。
杏花村离仵官阎王城不远,也就二十多分钟的车程。
锦理很快便来到了村口。
他看着那座颇具年代感的泛黄石碑,感叹着这座村落的悠久历史。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自由安排,锦理竟然看到了一个小童,牵着黄牛,从村子里缓缓走过来。
他头上带着一顶草帽,雨水顺着帽檐,低落在地上。
小型蓑衣穿在他身上还是略显宽松,他看到了雨中的锦理,眼中多出来一丝诧异。
“小哥哥,你为什么要在这里淋雨?”
锦理伸出手掌,感受着小雨滴在皮肤之上,轻声说道:“我刚下车,还没有找到避雨的地方,不过这样的小雨,不避也是可以的吧?”
牧童指了指天空,非常自信地说道:“一会儿要下大雨的,你还是尽快找个避雨的地方吧。”
说着,他指了指村子远处。
“喏,看到那个红瓦平房了吗?那是陈老伯的酿酒房,也可以歇脚喝酒,算是避雨的好地方。”
牧童也没有等待锦理选择的结果,说完之后,便牵着老牛,朝远处走去。
牧童这种看似广告代言的行为,和玄之又玄的天气预报,并没有引起锦理的重视,但陈老伯三个字,却走进了锦理的内心。
他想起来,这个陈老伯,应该就是卖花女口中,那个进城困难的卖酒老人。
隋阴封为了他而拆掉了城外的台阶,他身为这件事情的亲历者,或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吧。
锦理这样想着,便按照牧童所指引的方向,前往了陈老人的酿酒房。
实际上,不需要牧童的指引,锦理也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这里。
酒香成为了这里最具代表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