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鬼方道士 > 二百五十七,谁把南诏推向吐蕃

二百五十七,谁把南诏推向吐蕃(1 / 2)

鲜于仲通手下将领和四十九个士兵跟着那个无头的骨架向城东走去。

那骨架战战巍巍,仿佛再往前就要散架成一堆白骨。

跟着骨架走的人内心也在忐忑着,走得小心翼翼,做出随时都能转身逃跑的样子,仿佛那个骨架随时都会回头,用那双只有枯骨没有半点肉的手,一下子掐住他们的咽喉一般。

人人都在拿眼睛看看骨架,又看看他们的主将鲜于仲通。手里的灯笼抖抖索索,里面跳跃着蓝色的火焰。

没头的骨架仿佛被一个什么力量指引,人们仔细看时,才看清骨架的顶端飞着一朵萤火虫似的蓝光,是这朵蓝光引导着骨架一直在向东走。

没头的骨头架子走过,周围却有一圈阴冷的风在旋转着。

风呼呼嚯嚯,沙沙飒飒。地上的枯叶一路被冷风卷起,仿佛许多被惊飞的蝙蝠。

等到骨架走远,枯叶才又一片片落地,落在地上的叶片要翻滚几下才会静止,在黑暗中就像一只只跳跃的蛤蟆。

从安宁南门绕向东门不过是四五里路,这支人与鬼的组合走了半个时辰。

无极道人和李恒方跟在这队人与鬼的组合上面踏空而行。远远地,他们看见东门边的那片旷野在月光下黑越越地铺开。

远处的山黑乎乎,就像一幅剪影。

骨架吱吱扭扭地离开了大路,往旷野里摇摇晃晃地前行。

鲜于仲通叫人紧跟着骨架,继续往旷野里走。

走着,走着,盯着这里的星星在眨着眼睛,有的大约是看得呆了,不小心一下子就从天庭滑落。

终于,那骨架直僵僵地一下子跪下了,没有了肉的手做着要往泥土里刨的姿势。

它并不能往下刨,而是一下子扑倒在地,把身子伸直,然后一动不动,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它老早就扑倒在这里的样子。

骨架上方那一朵萤火虫似的光点一下子就熄灭。

士兵们手里,那灯笼里的火焰跳跃了几下,由蓝光变成了一团杏黄。

“派几个人去城里,抬一口上号的棺材来,其余人在这儿,就往王越将军手指的地方往下挖!”鲜于仲通命令。

“去哪里抬上好的棺材呀?”有人问。

“城里的百姓不是都跑光了吗?你们不会各家各户都搜搜看!”

“是!”腿快的十来个人高兴地往回跑。

留下的士兵有些丧气,不过他们不敢怠慢,都分开来,一些人算照亮,一些人就挥动起了锄头。

果然,这个地方真是不几天前才被挖开,然后回填的泥土;果然,士兵们挖了不久,就挖出了一个方形的木匣子。

木匣子被打开了,里面是一颗头颅。鲜于仲通伸长脖子看了看,还真的就是进入他屋子里的那一颗:没有了半点肉,额头上一个破洞。

“王越将军,投生去吧,走好了!”鲜于仲通恭恭敬敬地叫喊。

谁也没有注意到,那颗头颅里有一朵淡淡的蓝光飞出,在尸体上绕了一圈后就成了一缕烟,消散在了风中。

无极道人看到这里,扭头对自己的徒弟李恒方说:“鲜于仲通是在用这个方法树立威信,原来这家伙不傻哟!而且胆识过人!”

“是的,”李恒方回答了师父,接着说,“只不知郭振南和郭振北在追逐杨干,他们的战况如何了?”

李恒方的话让无极道人掐起来指诀,口里喃喃地念咒。

他们眼前的时间一下子变成了旭日东升的早晨,他们立身的地方却是一个临时的军营旁边。

太阳才露脸,军营里的士兵在收起他们的营帐。

“看来这只队伍就要出发!”李恒方想。

果然,军营里很快就有出发的号角吹响。

这只人马不过五千人的样子,领头的果然是郭振南和郭振北。

兄弟俩骑在马上,马并着马,他们肩靠着肩,边走边说话。

“听士兵回报说节度使大人把阁罗凤的书信撕了,”郭振北在问他的哥哥郭振南,“这是不是表明,即使南诏要投降,朝廷也不会接受了?”

“是的,”郭振南说,“为了对付吐蕃,朝廷支持南诏统一了其他五诏,却没想到彝裸啰的势力发展太快,竟然已经把执政的地方从巍山搬迁到了洱海和苍山之间来,彰显了他们进一步向北扩张的野心哟!”

“向北扩张?”

“是的,”郭振南说,“彝人的故国就是古蜀国,古蜀国被秦攻破,他们才来到了这个远离故国的鬼方,虽说在西南鬼地住了千年,他们真正成了裸鬼,可复国的愿望却不曾间断哟!”

两兄弟一路说着,一路向前走。

五尺道刚好够两匹马骈行。骈行的马一边往前走,一边也会转过头来相互嗅嗅,也像是一对兄弟一般。

前方有马蹄声响。

两兄弟抬头看时,见两个骑兵从前面往这边打马,马蹄得得得得地敲响着石板路。

他们勒住马,前面的骑兵已经来到了面前,老远就滚鞍而下。

“报----”那两个兵喊了一声就并排着单膝跪下,双手抱拳,“报告两位将军,杨干那小子领着他那群喽啰兵穿过前方的峡谷往曲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