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为难,只含糊说了,“不急于这一时,我还想留她几年呢。”
这便是推辞话语了,何大嫂子心中略有遗憾,但也知道姻缘是强求不来的,便笑道:“婶子一看就是疼女儿的人家,小翠能嫁到沈家来,不知要羡煞多少姐们呢。”
今天沈芊芊穿了藕色的襦裙,头上戴着珍珠簪子,很是希望能跟着去何家村看过聘大礼的仪式,然而家里需要人看着,而沈昀玉刚恢复了女儿身,该是由她多出去走动才是。
于是是沈二沈昀玉二人跟着沈母过去,雇佣了村里四个壮力用于挑担子,向苏瑜和林家借了车来使用,一伙人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往何家村行驶而去。
张月宝和大丫二丫还有吴香儿的两个姐们今天也过来凑热闹,几个人围坐在八仙桌上,嘻嘻哈哈闹做一团。
二丫难得碰上了一个清闲的冬季,本来就活泼的她,更是像脱了缰绳的野马一般,说的话就没有把门的。
她问吴香儿,“明年你嫁到兴宁卫去,不就可以经常去看你小姑了?”
吴香儿的小姑在十里八乡是一个传奇,大字不识几个的村姑却因嫁给卫所指挥佥事当了姨娘,一人得道鸡狗升天,吴家因此跟着水涨船高,同族的人也当了小渔村的村长。
二丫小小年纪隐约摸索出一个道理来,家族里若是有人得了天助,那几乎就是犹如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村里人都在传言吴香儿嫁过去的陈家,是万贯家财的有钱人家,可把二丫羡慕的口水直流。
她问这个问题,无非就是希望吴香儿能多说一些村里人不知道的内情。
吴香儿倒也没隐瞒,即便大家知道她嫁过去是去当个继室,但也因男方富庶的家财,三姑六婆收难听的话有说好听的话也有。
面对这些小姐们,她将小姑劝她的话给简单说了几句,“小姑说让我放宽心呢,就是因为男方能为妻子守身三年,可见是个重情之人,即便嫁过去两人没有感情,但也不会过得太差。”
她年纪也只不过是十八岁,自然是不会服气,“我长得也不差,就不信嫁过去后得不到丈夫的看重,哼,必定要让我小姑大吃一惊才行。”
听得沈芊芊微微蹙眉,她觉得吴香儿小姑确实是在替侄女相看适合的人家,说的一番话恰到好处,既不会给侄女太高的期望同时又是在敲打她,让她长点心。
想到以后是要借着吴香儿的铺子卖海带,沈芊芊自然也希望吴香儿能过得顺遂一些,不然将大把的时间浪费在宅斗中,岂不可惜了。
再有吴香儿小姑既然给侄女介绍的是一个富庶的人家,而不是小官之家,可见她小姑需要的是钱,希望未来能得到侄女婿家的助力。
沈芊芊拉过吴香儿到厨房,假借教她做江米条的理由,两人在厨房嘀嘀咕咕说了一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