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兄妹还是第一个听到杜家的私事,以前的他们只在小渔村打转,万户乡离小渔村十分的遥远,他们哪里会听得到杜家的消息。
“我们就连何家村的消息也是难得听一二回呢,哪里会知道杜三的为人,或许是年纪到了,人不叛逆就想娶妻生子了。”沈二常年打鱼的渔民能够想到的无非也就这一点。
沈芊芊听着二哥的话,心道,即便二哥比大哥机灵一些,但由于眼界受限,能想到的范围也是十分有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以她前世看过的不少小说电视剧来推敲,这杜三恐怕是心里有鬼呢,娶了妻或许能让他往后日子过得更好,也或许是他喜欢的女子世俗不容他娶进门,那就只能养在了外面。
这些想法一瞬而过,她和杜家不相熟,无须去耗心力,只要知道陈冬雪和郭氏的动向即可。
牛婶子便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来,“如此看来,陈家姑娘若是执意要嫁到杜家去,恐怕不是表面的好。
可惜了,原先夫家是乌溪镇的晁家,这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总归已经是秀才功名,免徭役省赋税,对我们小门小户来说,已经是不错的夫家了。”
既然说到女子婚娶的对象,沈昀玉因为和林二的婚事颇多受阻,就格外注意这些琐碎事,便问牛婶子,“那杜三会不会只是为了平息风波,假装说要娶陈冬雪,过了时日,又以别的理由退了这门亲?”
沈芊芊和牛婶子仔细思考了一下,沈芊芊刚想说有点道理,牛婶子却是先摇了摇头,“不大可能了,就连你们说的从枕头下掏出香囊来,我看呐,这个杜三少爷还可能是让家里人给算计了。
而杜家谁敢算计他,还不是长辈下发的要求,所以啊,你们想想,以后甭管是谁嫁给了杜三,都不好讨生活啊,两边不得好。”
在牛婶子看来,还有一条出路,放弃了和丈夫合心的路,完全拉拢爷奶公婆,选择当公婆的眼线便是。
这些话她没有说出来,毕竟两个姑娘还未出嫁,说多了怕引起她们对婚后的恐惧,但牛婶子是个过来人,结婚后便是和一大家子人生活在屋檐下,哪里有轻松的呢。
刚好客人过来买蒜蓉海蛎,牛婶子便起身回去叫小儿子过来干活,那个客人是东街尾的裁缝店铺,进了铺子便开始说起了乌溪镇的八卦。
“今天有乌溪镇程家过来拿衣料,说起了他们巷子里发生的新鲜事,晁家秀才的婚事告吹了,哎,我火急火燎过来跟你们说,便是给你们透露个消息,到时有适合婚嫁的女子,赶紧让媒婆去说晁秀才。”
客人一看就是想给沈芊芊牵这条红线,听得沈二就要笑疯了,“叔,谢谢了,不过我们小渔村适婚的女子不多,还是将机会让给别村的姑娘家吧。”
那个客人只以为沈二是年轻糊涂不懂事,便说道:“你老娘什么时候过来,要不让我婆娘去给她说一声算了。”
“哎哎,叔,有两件大喜的事还没跟你说了,我三妹五妹的亲事来年开春就能定下来了。”
客人暗暗吃惊,“什么时候定下的,怎么就没有风声,都说的哪两家?”
“老三说的林家的二郎,小五说的便是苏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