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姜国困境(1 / 2)

乾坤八年,十月!

风州诸国震怖,赵王斩杀所有后宫妃嬪、子嗣,后自刎殉国。

赵王胞弟,端王赵元寧衔璧出降,献出王璽。

至此,这个统御风州中部五千多年的国度,在与夏国的征战中覆灭。

谁也没有预料到赵国就这样没了。

消息一出,赵国剩余诸郡或是投降,或是负隅顽抗。

有些则直接投靠了姜国、丰国、柳国、微国四国。

赵国二百六十四郡,夏国占据一百七十一郡,整个赵国东部、中部,乃至北部、南部部分郡城都已经成为夏国的疆土。

姜国占据南部、西部部分郡城,合计五十六郡,其余三国占据西部、北部三十七郡。

赵国,这个传承五千多年的国度,而且是处於蒸蒸日上的国度,其中还有不少赵民的心是向赵的。

所以统治这片地域的头几年,註定是一个充满血腥的过程。

冬月初三,墨临渊的玄色詔书裹著霜雪抵达赵都。

“即日起,改赵都为中都。“

“赵氏王族,悉迁夏都。“

詔令在残破的宫殿前宣读时,端王赵元寧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

他身后跪著的十数万宗室。

至於赵国旧贵族分三等论处。

负隅顽抗的十七家被拖至市曹斩首示眾。

献城投降的四十二家跪在血泊里,抖著手在《安民书》上按血指印。

最识趣的九家已换上夏国官服,正带路查抄昔日同僚的府库。

而对於地方上的管控,更是血腥!

“报——临洺郡又有暴民作乱!“

传令兵的马蹄踏碎冰凌。

新任中都留守,由风长空担任,他冷笑一声,將令箭掷向阶下那群降臣:“尔等自决。“

当日。

临洺郡!

当地豪族陈氏一族,亲率私兵將作乱的两万暴民全部屠杀。

同样的场景,在其他各郡上演。

最讽刺的是,镇压最狠的竟是赵王乳母的后人。

茶楼里的说书人敲响醒木:“瞧见没那些旧贵族手上的血,比夏军的刀还红三分!“

台下听眾听得群情激奋,却未察觉,说书人袖中的储物袋里,藏著风雨楼所发的赏钱。

赵元寧看著一路上的血腥,突然狂笑不止。

他指著那群正在鞭打同胞的旧贵族,笑声惊飞了枯树上的寒鸦:“好个诛心之策!“

“墨临渊...你够狠!“

他很清楚,墨临渊或许会留下赵氏一族,但绝不会留他。

等什么时候,赵地不再有赵民,那便是他的死期。

可他没有选择,若非为了这十数万族人,他早已经死在王城那一战了。

灭赵之后,夏国並未乘胜追击,而是选择偃旗息鼓,专心经营新得的赵国疆土。

与此同时,丰、柳、微三国也纷纷止戈休兵,各自埋头於內政。

唯独姜国东线战事频仍,烽火连天。

姒国仿佛陷入疯狂,举全国之力对境內的姜军展开猛烈反扑。

令人惊异的是,姜国虽兵强马壮,却在姒国境內屡屡受挫。

原来姒国军中突然多出一批神秘高手,这些人皆著血色衣袍,专事刺杀姜国將帅。

在这批血衣人的袭扰下,姜军阵脚大乱,节节败退。

姒国趁机大举反攻,接连收復失地。

与此同时,姜国所占据的原赵国领土上,反抗起义此起彼伏。

姜国不得不分兵镇压,然而越是镇压,当地赵民对姜人的仇恨就越发深重。

姜国,姜都!

“混帐!姒国哪来的血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