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多尔衮愣在原地的时候,这时只听得马铃声响,多尔衮抬头一看,来人竟是豪格。
只见得豪格一脸的得意,左手拽着马缰绳,右手抓着一个死狐狸,骑着吧,从他身前慢慢走过。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豪格这是挑衅。
只见豪格将捕捉的猎物朝着多尔衮伸去说了句:“叔叔,我刚才见到这只狐狸在追捕野兔,可它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最后却被我杀了。这只狐狸,就送给你做礼物吧。”
做完便将手中的狐狸扔到了地上。很明显,这是要给多尔衮一个下马威。
多尔衮听了此话,差点气的肺都要炸了。看来这豪格是有备而来,不过他是从哪里弄到的兵呢?自己的这个侄子看起来越来越难对付了。
不过,多尔衮此时能怎么办呢?他又不能说出,那些斥候都是自己的手下。不然的话,一定会被皇太极定谋反之罪。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勉强咽下这口气,等待以后,有时机再来杀掉豪格。
密林深邃,猎物很多,阴谋更多。有些人表面祥和,却暗地里饱藏着杀意。
在树林的一侧,皇太极并没有走远,他说去追捕猎物,其实也算是一个幌子,他想从暗地里看看这两个人的关系。只见他深沉冷静的眼里不知在想着些什么,一脸的严肃,皇太极是何等人物,他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端倪。
天色微微亮,皇太极日常召开了朝会。
等待文武百官到齐站定之后,皇太极缓缓走出,坐到椅子上。朝下百官议论纷纷,有文官压低声音说:“豪格的政党已经危及到了大汗了,不知大汗是否会削弱他的羽翼。”一武将回过头瞪了他一眼,临近的文官赶忙拉住他,捂住他的嘴,压低声音说道:“可别窃窃私语了,看看大汗有何命令。”
皇太极坐在椅子上,扫视了一眼询问:“粮草是否还充足?内忧外患之下,广积粮草才能够称王称霸。”
内务总管上前跪在皇太极面前,恭敬回应道:“启禀大汗,粮草充足,可供军中数年无忧。”
皇太极点点头,看向了多尔衮,询问道:“如果让你领兵出征,你需要多少兵马?”
多尔衮走上前,略微思考,抬头回应道:“若是精兵,五万兵马足矣。”
皇太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站起来说道:“诸位爱卿若是无事,便可退朝吧,朕也是随意一问,爱卿们不用放在心上。”
随即,皇太极起身离开了大殿。
退朝之后,一文官拉住了前面另一个文官,丝毫不避嫌,询问道:“大汗此番询问,可是要打仗了?听大汗的意思是不是打算西征?王大人你怎么看?”
被拉住的文官拽回自己的袖子,厉声呵斥道:“谁与你同为伍了?我可没那个胆量揣摩君心。”
“瞧你这话说的,行,那我先行告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旁打杂的白术听到此番话,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他先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快步走到床边,抓起自己的瓷枕,狠狠的摔在地上,瓷枕碎了一地,他蹲下撇开碎片抓起一卷卷轴,飞快地跑出自己的住所,来到中厩,打开卷轴,递给了太仆,并且提了一下自己的腰带,催促道:“快点把你这汗血宝马牵出来,耽误了皇上大事可是要掉脑袋的。”
太仆仔细端详卷轴,卷轴上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令白术出宫布局西征事宜,不得有误。”太仆心中仍有疑惑。
继续往下看,看到落款处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太仆脚一软跪下,双手呈上卷轴,颤颤巍巍回应:“老奴遵命,见圣旨如见圣上。”见白术收起卷轴之后,太仆进入马厩之中,不时牵出一只好马,白术拍了拍胸口,感受到卷轴放好之后,便起身跨上马,开始一路飞腾。他此番动作自然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白术一路来到了宫门口,几个侍卫早就看到了飞奔而来的他,便将其拦了下来,把他扣下,一个侍卫抓住他的衣服,破口大骂:“宫中除了太仆,其余人等不得跑马,此条禁令触犯者可以先斩后奏,无论是八旗子弟还是宫中要臣。你若有心寻死,我便满足你。”他抽出了刀,即将斩下。
这个时候太仆恰好骑马赶到,连声疾呼:“不得,快快放人,白大人手持圣旨,奉命为皇上办事。”几个侍卫拦下了太仆,太仆下马,连忙赶到白术身边,白术抬起头,一脸不服的模样,他淡淡地开口:“太仆好意,我心领了,既有些人一心寻死,我这条贱命能够危及到皇室江山,我也算死得其所了。”
侍卫们听到此番话,心中大惊,连忙松开了白术,白术骂骂咧咧从怀里掏出了圣旨,见圣旨如见圣上,侍卫们和太仆一同下跪,白术朗声宣读圣旨。方才欲杀人的侍卫气急攻心,吐出一口鲜血,晕了过去。其他侍卫连忙抬他下去,白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拿着鸡毛当令箭”,背过手去,若无其事地说:“太仆好意,我一定会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至于侍卫也是各司其职,不再追究,此事到此就停住。”
太仆心中窃喜,他追出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好在圣上面前得到露脸的机会,让他脱离马厩从此平布青云。如今听到此事定然是喜出望外,随即扶着白术上马,目送白术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