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安今日下朝后,忽然间被人堵住了去路,抬眼看去,发现是成公公,心中有些讶异。
午后,韩素素坐在廊上晒太阳,太阳照得明仪殿暖洋洋的,门前的落叶被宫人清扫干净。
小榻附近放着一些糕点,甜腻的味道被苦涩的茶水冲淡。
“娘娘,吏部侍郎韩大人求见。”
韩素素的原本闭目养神的眼睛微微睁开,轻声说道:“快请。”
韩建安看着妹妹的容颜,心中一叹,撩起袍子坐在一旁的软席上,“记得与小妹煮酒赏花,此情此景恍如昨日。小妹是为何事伤神,竟然清瘦了那么多。”
“二哥还不是一样。”她忽然想起什么,抬眼看着莫建安,“前些日子,是否有人为难你了?”
他的脸色明显一愣,眯起眼睛,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目视院子的冰凌说道:“蛇胆鼠辈的小人,妹妹何必草木皆兵。韩家自先祖始就是名门士族,气节昭然,容不得那样受人算计。”
“今非昔比,如今内忧外患,哪里有什么事比得上平定西陲重要。”她仰着头迎着阳光,声音透着一丝清凉,“听说梁州闹春旱,麦苗地折损,许多大商团借机提高苗价,不少佃户因此债台高筑,卖儿卖女还债。圣上下令严惩,此事是由太子主理。”
“太子运筹帷幄,推行新政后,万事便迎刃而解。”韩建安替她将薄毯盖好,温和地说道:“暂且先忍耐些,你在宫中如此,我和大哥在宫外亦是如此。小皇孙是你亲生,即便他日后有了别的母亲,始终你和他是骨肉至亲。只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太子也不会亏待你们。”
韩家已经完全倒戈于太子,说是太子党也一点不为过,他这次进宫是谁授意韩素素并不知道,但是夺子之恨,只恨自己无能的不只是她。这样的痛楚,谁又能轻易释怀。
推行新政阻力重重,司马涯一面承受着丧子之痛,一面处理各地信函。太子妃无心管理东宫事务,这一个中秋本事团圆的好日子,东宫沉浸在哀伤之中。
以平阳王为首的王公贵族,拒绝实行新政,常年优厚的贵族待遇,利益当前岂能轻易放弃。平阳世子多次入宫觐见太子妃,多半是希望太子妃能够劝谏司马涯,取消新政。
而太子对新政的推行势在必得,并且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不理会太子妃的劝谏。
这一日,司马涯去陈良娣的涵珠殿看小皇孙,看着孩子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一时间愣住了,他抱起孩子哄了一会儿,随后往殿外走去。
“殿下,小皇孙身娇体弱,禁不得冷风……”
司马涯神色冰冷地看了一眼尾随的宫女,“体弱?既然你不会服侍,那明日就去司苑房锄地吧!涵珠殿留着没用的奴婢做什么。”
宫女脸色发白,跪在地上求饶。另外的宫女连忙招来大袄替小皇孙系上,免得他受凉生病,祸及她们。
司马烨的小手搂着父亲的脖子,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四周的人恭恭敬敬,他觉得厌恶,没有此时的温暖。
“呀呀!”
几个月大的孩儿只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但司马涯还是很安慰,“父亲带你一个地方玩,好吗?”
似乎听懂了一样,露出了天真烂漫的笑容。
司马涯抱着孩儿往明仪殿的方向走去了,孩子都那么大了,自他满月后,都没有接触过他的亲身母亲,而韩素素因为这件事紧紧于怀,终日愁眉苦脸的,如今,司马涯将孩儿抱去明仪殿,好让他们母子二人相聚一下,也算是对得起她了。
秋月看到司马涯抱着小皇孙驾临,一时愣住了,提起裙摆欢快地跑向韩素素,面上笑容深刻,“娘……娘娘,殿下带着小皇孙来看娘娘了。”
韩素素一怔,抓住春花的手,神情专注又急切地问道:“在哪儿?”
“如今在前殿,娘娘,先更衣吧。”
“说的是,替本宫梳妆。”如今,她是皇后手中的棋子,不能轻易去涵珠殿看孩子,而且,臣妾良娣也绝不会让她看一眼。她眼神如星光般明亮,心中流过一丝温暖,他,毕竟不是冷酷无情。
可是,孩子还会记得她么,脸上的笑容渐渐暗淡了下来,心头仿佛浇了一桶雪水,冰凉冰凉的。
春花挑了一朵桃红色的堆纱宫花插在她的圆心髻上,她看着铜镜里淮佳略微失神的脸色问道:“娘娘,小殿下来了,为何还有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