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槊蟒记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怪老头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怪老头(1 / 2)

“刚出生时他自然是见过了,可梅祖…即便我依然年少,可我今年也有十五岁了。年幼之事,我哪可能记得?”王隶无奈道,“我也知道,我仍在襁褓中时、正是祖父将我送去燕峦山的。这事,我乔炎族叔、慧宁方丈、福永大师告诉我的,都一模一样。”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即便你后来从燕峦山上下来了,他也见过你的。只是……不以‘爷爷’的身份出现。这事肯定有,以他的性子,不可能不去见你。”韩梅矢口否认,“你再仔细想想,下山以来,有没有见过什么……武功高强、性格又古怪的疯老头子?”

“武功高强、性格又古怪的……疯老头子?”王隶凝眉深思道。

可这几个字词一闪现在他脑海,那个怪人的形象便已出现了:

那个蓬头垢面、左眼有弯弯曲曲一道长疤的疯老头子?!

“瞧你这眼神,是当真见过他么?”韩梅凝眉问道。

“我的确与个疯老头子有数面之缘,他性格也古怪、武功也高强……常说些令人难懂的话,又做些令人难懂的事来……”王隶眼神惊疑说道。

他这么一想着,脑海中关于那个疯老头子的形象便全出来了——

一年五个月前,在京城凝香酒楼的擂台上。

王隶在打败了个有名无实的“滴水破风剑”郭风后,便有个怪老头子登上了擂台,声称要挑战他。

在王隶全神贯注应战时,那老头却从自己弯刀上拔下个刀柄来,只轻松用刀柄便使出了如雨连幕的进攻,轻松将持长棍的王隶打退……

而后还带走了王隶打擂台得的银钱,付清了他喝下了数大坛子的酒钱后,走出酒楼大门、扬长而去。

随即在十个月后,王隶又在去寻访北方白蟒山脉、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在阳郡的客栈内再次见到了这个怪老头。

怪老头现身再次以高强武功戏耍了他一番、提醒过他有个强盗队伍一直跟着他后,便依然扬长而去。

随后王隶轻松杀光了强盗们,离开阳郡后一路向北、却是至今都再未见过那怪老头子的身影。

武功高强、性格古怪,蓬头垢面、左眼有长疤……

“难不成那个神秘的怪老头子,即是我的‘伊宁祖父’么?……”王隶眼神惊愕的深思着,“舍他之外,两年来我再没见过别的怪老头子了,说不定……”

“若是左眼有道蜿蜒长疤的话……”韩梅默默念道,“那准是你祖父‘王伊宁’无异了。”

“什么?!”王隶大惊。

“的确不错。”韩梅长叹一句,“王伊宁他年少时历经了灭族之难后幸存下来,自恨没能为族人们雪恨,便持刀自弑……刮瞎了自己的左眼。几十年来,他一直只用一只右眼看东西。而且在独眼时,他的毅力、耐力都比双眼时强上许多。”

“这、这个……”王隶实在难以置信。

原来那个见过两次面的怪老头子,就是他的亲生爷爷、祖父“王伊宁”!

“这也难怪,为何萍水相逢,他竟愿意如此助我……”王隶回忆着见过伊宁祖父的事,“我实在没想到,原来那一日站在凝香酒楼擂台上的,不是连喝几大坛子酒的怪老头,不是拿着刀把欺侮小孩儿的老疯子……”

“而是‘贯古通今的天下第一人’,我蛇人族王氏的元老,我的亲生爷爷……王伊宁!”

想到这里,王隶又想起乔炎族叔说过的话。

王家当今余存天下共有八人,除去沉浸寒池、不理天下事的上古蛇皇后外,还余七人。

在七人内,一个伏羲是隐藏着,只有其余六人中的王乔炎、王隶二个知其存在。余下六人中,王伊宁是当前蛇人族以及天下的最强者。

剩下五个内,有三人是“‘乔’字辈三兄弟”,王乔昭、王乔炎、王乔渊。其中,王乔昭是王隶的生父、却未现身见过他儿子。

乔渊族叔王隶未曾谋面,但多有听说。

而乔炎族叔则是现身最多次的一个了,促使王隶离开燕峦山的少林寺灭寺之难,便出自乔炎族叔之手。

再有两个便是第三代了,分别是王隶、王禹。王禹是乔炎族叔的儿子,在水龙宫修行,且曾与王隶见过面。

想着想着,王隶却猛然发现一事:自己家族中这些隐秘的存在,这些陈旧的过去、这些为了复兴必须隐瞒之事……

这个“雁月梅祖”,居然知道大半?!

“对了……梅祖。”王隶沉思着、忽似茅塞顿开了般,直望向韩梅。

“可想明白了什么?”韩梅问道。

“为何你对我王家之事,这般了解?”王隶凝眉警惕起来,“连我伊宁祖父这般隐匿于天下之人,你也对他了如指掌?……”

“呵呵……王隶,你还小。”韩梅轻松笑道,“该你知晓时,我也不会隐瞒。”

一听这话、王隶略一思考,便又明白了。

除了已说过的这些外,这雁月梅祖对他王家的了解还有更多!只是现下出于实力的压制,梅祖不会告诉他。

“那么将来……梅祖或许要除。”王隶心想着、眼神闪过凶戾的光。

韩梅看在了眼里,心中却有百般担忧。

………………

正在同时,四月初九的中午。

远在大陆另一端的、南域渚州最南部,最大的城池宫城海港边,这里依旧热闹非凡。沁人心脾的凉爽海风抚吹过来,拍打入了炎热的港内。

此刻的海港内,大大小小停靠了上百艘船只。

有超过上万人在港口里活动,或是从近海航行回来、或是扬帆起锚准备出航。或是在负责帮人搬运货物的港口劳工,亦或是一个个老板,在港内的各处,或是洽谈生意、或是收拾清点货物等等……

在这繁盛热闹的景象中,足以体会到天下的平和安定、以及水龙宫治理渚州得力,发展近海贸易致使的此地繁华。

正在百般繁盛热闹当中,没人注意、一艘不过十来丈长宽的小木帆船飘着摇着,靠近了海岸港口。

“铛!——”

小船船舷上、一个高大魁梧的老人松开系着铁锚的绳子,两手抱着数百斤重的铁锚、直接放手,使其“扑通!”沉入了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