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愁云惨淡(1 / 2)

濱许多年轻太医欢欣鼓舞,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凭借真才实学和仁心仁术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那些老太医们,则是个个脸色铁青,聚在一起,不是唉声叹气,就是破口大骂,直斥此举是“妖后乱政”、“轻贱斯文”。

院使张谦更是气得当场摔了自己最心爱的茶盏。

几位老御医商议了一整天,最后决定联名上书,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然而,奏折递上去,却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太医院里,愁云惨淡。

那份联名上书的奏折,如同泥牛入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皇帝的态度已经再明确不过。

院使张谦这几日肉眼可见地憔悴下去,鬓角的白发都多了几根。

他最心爱的那套前朝官窑茶盏,已经只剩下孤零零一个茶托了。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御医气得浑身发抖,拐杖一下下用力地戳着地砖。

“我等侍奉三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竟要被派去和那些泥腿子为伍!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何止是斯文扫地,”另一人冷笑,“这是要断咱们的根!以后这太医院,还有咱们的立足之地吗?那些凭着一张嘴皮子会写几篇文章的黄口小儿,都能爬到咱们头上去了!”

他们骂得凶,却也只敢在自己的地盘里骂。

宫里那位皇后的手段,他们已经领教过了。

雷厉风行,毫不留情。

与这些老人的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医院里那些年轻医官们的振奋。

他们中的许多人,出身寒微,或是空有医术却不擅钻营,在太医院里熬了多年,依旧只是个末流小官。

每日做的,不过是给宫女太监们看看头疼脑热,或是跟在老御医身后抄抄方子,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而现在,那份新的考绩草案,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他们黯淡的前途。

去惠民医堂?去军中?

那才是医者该去的地方!

治病救人,凭本事吃饭,这不比在宫里看人脸色、仰人鼻息来得痛快?

一时间,几个年轻医官私下里已经开始打听惠民医堂和军医培训的章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潭死水,真的开始泛起了涟漪。

而这股新风,不仅仅吹动了太医院。

颐和园。

秋日的暖阳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园中精致的亭台楼阁上。

太上皇半躺在暖榻上,眯着眼,听着小太监念着坊间的趣闻。

“……都说皇后娘娘仁德,心怀百姓,连太医院这等清贵衙门都要为民所用,真真是前所未有之举措……”

“嗯。”太上皇懒洋洋地应了一声,听不出喜怒。

他挥了挥手,小太监立刻噤声退下。

“都进来吧。”

话音落下,几位穿着郡王、世子服饰的宗室子弟鱼贯而入,恭敬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