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满意地挥了挥手。
夕若再次行礼,退出了御书房。
殿内只剩下皇帝和裴九肆父子二人。
气氛似乎微微凝滞了一瞬。
裴九肆上前一步,撩袍跪下,神色郑重。
“父皇,儿臣有一事,恳请父皇恩准。”
皇帝似乎早已料到,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听不出情绪。
“讲。”
“儿臣与夕若两情相悦,生死相许,她在沽源镇与儿臣并肩作战,不离不弃,更屡次救儿臣于危难。儿臣恳请父皇,为儿臣与夕若赐婚!”
裴九肆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皇帝。
御书房内陷入一片寂静。
只有皇帝慢条斯理喝茶的细微声响。
良久,皇帝才放下茶盏,目光深邃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
“九肆,你当真认定她非她不可?”
“是!儿臣非她不娶!”裴九肆回答得毫不犹豫。
皇帝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缓缓道。
“夕若此女,确有非凡之处,心地仁善,亦有才干,此次立功,朕封她郡主,也是抬举她的身份。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起来。
“你的婚事,不仅仅是你的私事,更关乎国本朝局,朕知你心意,但此事……朕还需斟酌考量,你先退下吧。”
裴九肆心中一沉。
他知道父皇的言外之意。
父皇没有直接拒绝,但这“斟酌考量”四字,却比直接拒绝更让他不安。
他知道父皇在顾虑什么,无非是夕若的来历、背景,以及这桩婚事可能带来的朝堂影响。
他还想再说什么,“父皇……”
皇帝却已抬手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
“朕说了,此事容后再议,退下吧。”
裴九肆看着父皇那不容置疑的态度,知道今日无法再进一步。
只能将满腹的话语压下,重重叩首。
“是……儿臣告退。”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儿子离去的方向,目光幽深复杂。
他欣赏夕若的才能和品性,但也正因为这份不凡,让他心生警惕。
这样一个来历成谜、能力出众、又深深影响着九肆的女子,是否真的适合成为未来的国母?
“来人,去请国舅进宫,就说朕有要事与他商议,叫他速速进宫。”
皇宫内苑,灯火通明。
内侍躬身引着庞国舅穿过重重宫阙,一路行至御书房外。
皇帝急召,庞国舅心中不免揣测,近日朝中并无特别紧要之事,不知陛下所为何来。
进入书房,皇帝并未如往常般伏案批阅奏章,而是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不知在想些什么。
“老臣参见陛下。”庞国舅恭敬行礼。
皇帝缓缓转过身,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抬手虚扶。
“国舅不必多礼。赐座。”
待庞国舅坐下,内侍奉上茶点后悄然退下,书房内只剩君臣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