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听到薛平的话,不由笑了起来。
“薛府台,你的消息过时了!李钰大人非但无恙,更在北疆立下了擎天保驾的不世奇功!
他亲率五百铁骑,直捣北胡王庭,破万骑,擒王子,逼得那北胡大单于兀勒汗不得不下令退兵!
陛下闻讯,龙颜大悦,已特旨册封李钰为三等武襄伯!
你们四川这是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啊!”
钦差脸上露出钦佩之色,放眼景朝,能做到这般功绩的,唯李钰一人。
关键是李钰还是文官,才16岁,就立下如此大功,可以说就算是历朝历代也很难找出,如此文武双全之人。
薛平闻听此言,长大嘴巴,犹如石化了一般。
李钰不仅没死,还立下如此奇功,十六岁的伯爵爷,薛平想都不敢想。
都说李钰得罪了首辅,在官途上走不长。
现在看来,这走得很长啊。
薛平兴奋了,之前因为李钰的土豆,他受到表扬,政绩上可是有着大大的一笔。
如今李钰成了伯爷,自己找个时间去拜访一下,等到任期满了,说不定可以调去京城当个京官。
酒过三巡,薛平告辞,越想越兴奋。
同时感觉像是做梦一样,脑中想起那个年前回乡,对他执礼甚恭、温文尔雅的少年状元。
如今却成了功勋卓著的伯爵。
这也意味着,他顺庆府,要出一位真正的顶级勋贵了!
得赶紧通知王县令,让他做好接待工作。
次日,钦差队伍在薛平亲自陪同下,前往望川县。
王县令昨晚便已得到府衙快马传讯,带着官员在城门口跪迎。
当他看到那威严的仪仗,再看到薛知府对钦差那无比恭敬的态度,不由有些双腿发软,心跳如鼓。
李钰不但没死,还成了伯爷!
那个他曾经接待,并视为本县莫大荣耀的状元公,如今已是需要他仰望的武襄伯!
他又是震惊,又是狂喜,庆幸自己与李钰一家关系尚可,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政绩和靠山!
听说前县令赵明德就是因为和李钰化干戈为玉帛,成了府城同知。
而自己对于李钰的事,都是尽心尽力,到时候要往上升迁一下,应该也没问题吧。
越想王县令越激动,有些可惜李钰没有回来,要不然他肯定得好好舔一舔。
整个县城也沸腾了,之前李钰中状元,便已经轰动一时。
如今死而复生成了伯爵,让众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不少县城百姓都跟在队伍后面,准备去李家湾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风水宝地。
以后家里老人死了,就埋到李家湾来,说不定也能保佑后世子孙像李钰这样有出息。
随后王县令亲自带路前往李家湾。
队伍很热闹,但李家湾却是一片愁云惨淡。
村口似乎刚刚进行过一场祭奠,空气中还弥漫着纸钱焚烧后的味道。
村里最大的宅院——李钰家,门前赫然挂着刺目的白灯笼,门上贴着挽联,里面隐约传来压抑的哭泣声。
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他们李家的骄傲、全村的希望,那位少年状元,战死沙场的消息早已传回,李家湾的人都不知道哭过多少次了。
昨日是七月十四,全村老少在族长的带领下,再次祭奠李钰。
李钰的祖母张氏,母亲周氏都哭晕了好几次。
大娘王氏,二娘赵氏也哭得撕心裂肺。
李守仁,李守义,李守礼三个大老爷们同样哭得稀里哗啦。
李守礼心中后悔无比,他给李钰送去土豆,那就是见到的李钰最后一面。
最知道儿子会战死,他就不回来了,说不定还能替儿子去死,让李钰活下来。
族长也哭了好几次,李钰是全族的希望啊!
如今的李族在十里八乡那都是腰杆挺得直直的。
李氏族学更是红红火火,十里八乡以及县城的人都将孩子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