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友谊长存(1 / 2)

10月27日。

便在央视放出王诩的专访第三天,美利坚舰艇非法进入南海。

当这件事被报道出来,不论是现实里,还是互联网上,无数中国人立即出离愤怒!

他奶奶的,美利坚鬼子欺人太甚!

这才过去几年,竟然又想妄想欺凌中国?

是可忍孰不可忍!

搞回去,必须搞回去!

一时间,舆论哗然,群情激愤!

人在激愤的时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有无数人大骂特骂,有无数人请愿反制,也有无数人翻起了中美之间的旧账……

翻出来的旧账非常多。

经济上,

1951年,美利坚通过《巴特尔法案》,要求其盟友共同参与封锁。

从1960年代开始,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取石油、机械设备等资源。

1993年7月,美利坚以“涉嫌向伊朗运输化学武器原料”为由,派遣军舰在公海拦截中国货轮“银河号”,强行登船检查,迫使“银河”号在海上滞留22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军事上,

1964年8月至1969年10月,美利坚军队入侵越南期间,霉菌无人驾驶侦察机入侵中国领空97架次,被击落20架;有人驾驶战机入侵数十次。

1999年5月7日,NATO对南联盟的空袭中,以“误炸”为由,用5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中国驻贝尔格莱德拉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死亡、20余人受伤,使馆建筑严重损毁。

科技上,

1949年10月至1994年,美利坚推动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封锁。

并专设“中国委员会”,对华禁运项目比苏联多500余种。

1996年至今,美利坚在巴统解散之后推动制定《瓦森纳协定》,事实上继承巴统职能,联合33国,持续对华限制敏感物项和技术出口,尤其在航空、航天、信息等领域。

1997年2月,美利坚商务部首次发布“实体清单”,将中国部分军工企业列入限制名单,禁止其获取美利坚敏感技术。

1999年5月,《考克斯报告》诬称中国窃取美利坚核技术,推动美利坚国会通过《出口管理法》修订案,强化对华两用技术出口管制。

1999年至2000年7月,美利坚强行叫停中国与伊瑟列在“幼狮”战机和“费尔康”机载预警系统方面的合作。

并阻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的申请。

政治上,

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在目。

令人无比愤怒的是,以上还不是全部。

而当这些旧账被人翻出来,并发在互联网上,一股舆论风潮便开始形成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学潮及移民潮所形成的向往西方、向往美利坚的“价值观”,被狠狠敲了一锤又一锤。

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年轻人,对西方、对美利坚祛魅了。

爱国情怀高涨,而且一浪高过一浪。

在绝对正确的舆论风潮里,往日那些打着“精神自由”、“人格独立”、“追求先进”等幌子的公知与理中客的声音,被彻底压了下去。

这种关键时候,真要还有人愿意去听那些公知与理中客的话,要么是屁股也歪了,要么是脑子彻底坏了。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翻起了别的旧账——

他们开始深挖历年来,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家面对西方、面对美利坚的态度与立场。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有一句台词讲得好,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上称了一千斤都打不住。

放在平常时候,有几个人会去关注这些?

但是眼下大不相同。

这就使得很多网友,想要称一称中国企业家们,尤其是那些富豪企业家们的“良心”了!

众所周知,互联网上奇才遍地,网友们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没多久,一份名单便披露了出来。

这份名单罗列了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出的,全国前300名富豪企业家,将他们的企业资产、个人或家族资产、在全球拥有的豪宅豪车游艇私人飞机,以及国籍悉数公之于众。

当网友们看着名单上,那一个个企业开在中国,赚着中国人的钱,却移民去了小日子、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英格兰、法兰西、美利坚等东南亚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名字,眼睛瞬间红了。

别的国家也就算了,移民去小日子和美利坚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