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枪气素霓生 > 第213章 迁居邺城

第213章 迁居邺城(2 / 2)

可是邺城被围大半年,城里的军民死伤惨重,遭殃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主要官员多数被杀,街上的节日气氛有些冷清凄凉,挂红灯笼贴春联的人家不到一半。

于是叫上张微等将领犒赏诸军,跟将士们一起吃年夜饭,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张崇义携带姜无媚去新郡守府慰问郑远山等新上任的郡县官员。

魏郡郡官除了郡尉秦栋、副尉魏奇被俘,其他人几乎死于乱军之中,差不多算是一锅端了,与当初的信都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好处是少了碍手碍脚的旧势力从中作梗,郑远山郭怀玉安贡生这三位主官可以大显身手,坏处就是一切必须从头开始,万丈高楼平地起。

战后重建千头万绪,张崇义最怕这些繁琐的细枝末节,以前都是杨千钟司马晋等人帮忙打理,这次他毫不保留地交给了郑远山。

郑远山果真是员满腹才华经验老道的能臣,不过短短两三功夫,就草拟出了重建魏郡的十六条建议。

张崇义饶有兴趣地接过一看,瞬间惊为人。

他写的每条建议都是高屋建瓴,提纲挈领,与以前接收河间信都青州六郡,苦苦摸索出来的做法大同异,却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条理清晰,先后有序。

这位三十多岁就在朝廷当上三品侍郎的大才,一出手就技惊四座,张崇义暗呼早得此人,接收河间信都等地何至于如此劳心劳力?

张崇义原本自忖自己接收了很多城池,可以过来给他们查漏补缺,结果发现郑远山各项工作推进的滴水不漏,比他们那群草根包子强多了。

虽万事刚刚开头,但张崇义对郑远山信心十足,先不他谋略如何,单就这份治事才能就不在杨千钟之下。

只要接下来能够按照郑远山的十六条有条不紊地实施下去,用不了半年,魏郡就能恢复昔日的七成繁华。

永和元年堪称是近年来战事最为惨烈的一年。

西边,大魏皇帝范进所部陈部魁大军先是攻打崤关,击溃了大旗的五万大军,屠了河南郡,攻潼关不克后,反手破秦关,围攻弘农郡,千里战线上,死赡官兵百姓难以计数。

南边,荆州大都督、楚王廉斩麾下大将廉清攻打柴桑,被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淹没大营,扬州安西将军宁人杰趁势掩杀,一举击溃荆州六万大军。

中部,镇北大将军张崇义麾下张微大军围困邺城九个月,期间围城打援,扫清外围,双方死伤数万。

北边,并州将军、晋王霍鹏在红石滩遭到青奴十一万大军诱敌深入,三万人马全军覆没。

东北边,青奴黑水连续袭掠幽州各郡边境,双方爆发了大大二十几场战役,死伤数万。

凉州方面的战事几乎没有消停过,各郡从年头打到年尾,所幸凉州户籍人口兵马所剩无几,战事规模较,伤亡倒是不大,每次死个两三百人就各自偃旗息鼓。

或许是永和元年的几场大战消耗了各路诸侯的大量元气,随之而来的永和二年,进入了一段相对缓和平静的时光。

大魏皇帝范进攻不下潼关,转身去消化河南郡和弘农郡部分地区的兵马钱粮,上半年没有大举对外用兵。

荆州大都督、楚王廉斩遭遇柴桑大败后,被迫蛰伏一年多,没有轻举妄动。

扬州大都督、吴王金海潮守着丹阳夜夜笙歌,坐拥软玉温香,快活胜过神仙。

镇北大将军张崇义忙着搬迁邺城,宣告他们从幽州正式进驻中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凉州依然是打闹,无关大局。

日子过得最滋润最惬意的,当然是蜗居益州的蜀国皇帝郁雄飞。

连续几年的战火都没有波及到偏远的益州境内,益州始终是片极乐净土。

元皇帝郁雄飞心宽体胖,两年纳了一百多名妃嫔。

但是他那些妃嫔的名气远远比不过儿媳妇、太子妃沈修竹。

这一年,四大美人之一的“西竹”沈修竹又给郁家添了一名男丁,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

大魏太子范西元那位侧妃,四大美人之一的“东梅”梅素华生完两胎后,没有继续怀孕的消息。

不过这也足够羡煞“南丘”了。

同为四大美人之一,嫁入张家五年、现年二十二岁的郦宛丘依然没有怀裕

不只是郦宛丘,姜无媚、施师、菲诺、迎春、飞雪的肚子也是安静的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