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的空气完全凝滞,四周没有任何声音,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张崇义感觉呼吸有点滞涩,就像堆着一座泰山,堵着一条大河,双手紧紧握拳,青筋根根凸起,身板挺直,双目炯炯地凝视着弓着身子磕头的张居贤,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震撼。
他一直坚信自己还年轻,还有大把时间去和下诸侯周旋竞逐。
可是张居贤竟然言之凿凿告诉他,他已经走到了生死成败的十字路口,所谓棋差一着,满盘皆输,眼前就是最致命的一招生死棋。
虽有些耸人听闻,但是大魏的前车之鉴不过三十年,当年大魏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君明臣直,济济英才,麾下雄兵三十万,谁不认为大魏将成为下之主?
如今他张崇义所走的道路几乎是大魏的翻版,但他的兵马不到十万。
大魏之败,败在没抢到永安城和关中平原,输了国运,输了命。
议事厅外浓阴匝翠的大槐树上,突然飞来一只喜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浮想联翩的张崇义,陡然被鸟叫声拉回了严酷的现实,缓慢地抬头望向窗外的槐树,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毫无逻辑地问道:“门外啼叫的是喜鹊么?”
众人不约而同地扭头看向窗外,竖起耳朵凝神倾听,毫无疑问就是喜鹊。
可是没人回答张崇义的话,谁都清楚张崇义要的不是这个答案,他要的答案,任何人给不了,除了他自己。
张崇义缓缓离座而起,双脚就像压着一座泰山,一步步挪到张居贤的面前,俯身伸出双手,将这位虔诚磕头的耿直大臣,轻轻搀扶起来,凝视着他炽热的眸子,一字一顿道:“既然如此,那就赌一把。”
随后转身快步回到大将军宝座上,猛地一拍桌子,大声道:“挺进中原,在此一搏,拼了!”
“拼了!”众人大声附和道,一个个热血沸腾。
张崇义当众颁布镇北大将军令,立刻出动五万大军长途奔袭永安城。
骑兵一万,领兵将领为左卫将军尚修竹、右卫将军向烈,八大骑将军秦幂、张坚、陈群、蒋仁义、贺中云、刘常乐、尉迟璘、王宝山。
步兵四万,领兵将领常羽,副将冯礼,三大步兵将军罗明玉、范长春、李元艺,以及降将康横。
连夜整顿兵马器械粮草,明日辰时初刻出发。
所有兵马轻装快速前进,只需携带刀枪箭弩、盔甲、盾牌、粮草,不带任何攻城器械等重型装备。
心腹幕僚主簿杨千钟、参赞政务张居贤、参赞军机李千秋、考功主簿戴梦龙,亲兵统领寇登、大将军执戟郎张擒虎跟随大军行动。
镇北大将军麾下所有高级文臣武将几乎倾巢而出,长史张微代大将军留守邺城,主持后方的军政事务。
命令发布后,文武干将匆匆忙忙起身离开议事厅,各自回家回营筹备出兵事宜。
张崇义原本就定于八月上旬对巨鹿大举用兵,一应兵马粮草器械早已筹办妥当,无非是将矛头从北调转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