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成功了(1 / 2)

他今日相助,结下的是一份善缘,一份未来的投资!

“好!”张大海一拍大腿,将胸脯拍得砰砰响。

“你这些煤末,老子全送你了!一文钱不要!”

“你的模具,老子亲自带人给你打!三天之内,保证交货!”

“从今往后,你程凡,就是我张大海的兄弟!谁敢找你麻烦,先问问我手里的锤子答不答应!”

城南,废弃的旧砖窑。

这里荒草丛生,人迹罕至,成了一个天然的秘密基地。

三天时间,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一切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完成了。

宋曦调动了所有能用的人脉,一车又一车的煤末和黄泥,被悄无声息地运到了这里,堆成了两座小山。

李文轩茶肆里的伙计们,轮流在此守卫放哨,确保万无一失。

而张大海也信守承诺,在第三天傍晚,亲自带着人,将一批崭新的、闪着乌光的铁质模具送了过来。

模具分为两部分,一个中空的圆柱体,以及一个带着十几个圆锥形凸起的底座。将圆柱体套在底座上,填满原料,压实,再提起圆柱体,一个标准的蜂窝煤煤胚就成型了。

设计精巧,简单高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哥,可以开始了吗?”李文轩搓着手,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程凡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

“开始!”

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张成和他带来的几个身强力壮的兄弟,负责和泥。他们将煤末和黄泥按照程凡指定的比例,倒进一个大坑里,再一桶桶地加入清水,用特制的长柄木耙,奋力搅拌。

这是一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

水加多了,泥太稀,煤胚不成形;水加少了,泥太干,压不紧实,容易开裂。

程凡站在一旁,亲自指挥。

“黄泥再加半簸箕!”

“水!停!水多了!”

“往左边搅!对!让干粉和湿泥充分混合!”

她的脑中,有着后世无数次科学实验总结出的最佳配比,但理论终究是理论。这个时代的煤末成分、黄泥黏性,都与后世不同,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调整。

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坑里的混合物,终于呈现出一种油亮的、不干不湿的完美状态。

“好了!可以上模具了!”

几个伙计立刻上前,用铁锹将和好的煤泥,铲进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模具里。

然后,是压制。

这同样是个关键步骤。力道小了,煤胚松散;力道大了,又会把泥浆从底部挤出来。

“匀速!用力要匀!”程凡大声喊道。

第一个成品脱模了。

一个黑乎乎的圆柱体,上面带着十几个整齐的孔洞,静静地立在木板上。

“成功了!”李文轩兴奋地大叫起来。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那块看起来还不错的煤胚,忽然“咔嚓”一声,从中间裂开了一道缝,然后缓缓地瘫软下去,变成了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