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不后悔(1 / 2)

蔡大妹否定叶芸娘的提议。

“搬去了,不是告诉别人咱家有粮食,遭贼惦记。”

“那怎么办?”

“明天我拎20斤米去周家。后面,就看你小姨他们自己怎么规划?”不是蔡大妹心狠不顾及亲妹子。而是她得先顾好自己身后的孩子们。

“娘,张家的事,要不要和包爷说?”

“你小姨她们怕孩子受影响,不想闹大。”

“周家都空了,张彩儿长时间不出现。外人肯定明白怎么回事。”叶芸娘觉得周家这样做不好。

叶芸娘说的这些,蔡大妹都说过了,周家坚持。

“周家决定了。咱们也别多问。”

叶芸娘嗯了一声,不再说周家事。

时间缓缓进入10月,从2月至今,滴雨未下。

幸好包岷安排人清理河道,深挖水井,让农民种了一点耐旱的庄稼。

包岷又上书朝廷,请求免除今年税收。

让百姓能勉强果腹,不至于逃荒。

城里不少人家开始闹饥荒,有些人家结伴去城外挖野菜回来吃。

粮食能省一些是一些。

李家有足够粮食,没有去挖野菜。但别人饿肚子,自家天天吃的饱饱的可不行。

叶芸娘每餐减少,吃完六、七成饱。

三个孩子肉眼可见的瘦了。

孩子们知道情况,没有一个抱怨,认真吃完每一餐。

他们在外面玩,也不会说自家情况,以免遭人惦记。

一大早,叶芸娘起来,就去菜市。

干旱影响,近一半的铺子关门。余下虽然正常营业,但价格都涨了不少。

叶芸娘来到肉铺,买肉。

一斤五花肉,之前是15文一斤,现在35文一斤。

就这还是叶芸娘找秋芳帮忙预留的。

买了肉,又买了二斤干瘪的果子还有发黄的青菜。

叶芸娘匆匆往家里赶。

到家,李盼和李安已经去学堂。

天冷后,杜夫子的学堂开学,孩子们回去上课。

蔡大妹接过肉进厨房准备。

晚上,桌上摆着红烧肉,青菜炒干菇,素炒豆芽,干贝蒸蛋,主食是手擀面。

“娘,今天是有什么好事吗?”李盼闻着肉香咽了咽口水。

“今天是你们爷爷的生辰。”叶芸娘解释,把单独分出来的面、菜,两壶酒,供奉到李民的牌位前。

点香,递给李盼,“请你爷爷和爹上来用餐。”

李盼接过香,“爷爷,爹吃饭了。”说完举在头顶,认真拜了三拜。

李安和李平跟在李盼身后拜了三拜。

拜完,叶芸娘带着孩子们坐到桌前等蔡大妹来用餐。

“难怪今天包爷的脸色不好看。”李平突然吐出一句。

他爷爷生辰,奶奶准备这么多好的。

上个月包爷生辰,若不是罗新说,都没人想起来。

罗新提醒了,蔡大妹也只是让叶芸娘做了一碗手擀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