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红也许从大学放假回来了,我马上就要见到她了,心里还有些忐忑呢。
这么长时间没有给她回信,她肯定生气啦!
……
看到这里,艳红的脸红了。她猜测:日记中提到的琼丽是谁?
于是她又翻看了争华以前的日记。在这些日记里,记述了争华在部队的工作、训练、生活、学习等情况。
在不少篇日记里都出现了琼丽的名字,有他和琼丽的相识、交往、交谈,以及他对琼丽的评价,特别是琼丽那种忘我的学习精神给了他鼓舞和鞭策,使他对琼丽充满了敬佩之情!
艳红克制着自己的感情波动,在心底追问着:琼丽到底是谁啊?争华这么关注她?看名字,她肯定是个姑娘?她身上有什么魅力?让争华在字里行间里对她充满了敬佩和溢美之词?从日记里可以看出争华和这个叫琼丽的姑娘关系挺好的。难道争华这么长时间不给我回信,是和这个姑娘有关系吗?
艳红蓦然感到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愤怒……
她的眼泪盈满了眼眶,又慢慢地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望着躺在床上的争华那张英俊的脸颊,回忆着她与争华同窗的友情;以及她在大学校园时对他的思念;她的思绪回到了美好的往事中……她擦去了脸上的泪迹,心情平静下来。然后把日记本放进了挎包。
她又拿出琼丽写的《青春的季节》的手稿看了起来。
争慧敲门进来喊他俩去吃饭,艳红推醒了争华,争华看了她和妹妹一眼翻了个身:“你们先吃吧,我再睡会,太困了。”便又呼呼睡去了。
妈喊他起来吃晚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啦,艳红已经走啦。
他发现挎包里的手稿不见啦,桌上放着张纸条:争华,手稿我拿去帮你誊了。
艳红
争华感到一阵心热,那种对艳红的内疚更强烈啦。他回忆起了他们高中同窗的美好时光……
第二天上午,他坐公共汽车到厂址在远郊的红星电器厂联系购买远红外线烤箱的事。在电器厂供销科他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并带他去看了远红外线烤箱几种型号的样品。在确定好了购买的型号后,他又办理了购买手续。下午他和厂家派出的车把包装好的烤箱运到火车站货运站办理了好托运手续。然后又到邮局给部队发了封:“货已发出”的加急电报。没想到事情办理的这么顺利。
第二天起床吃了早饭后,争华骑自行车来到了市新华书店。平时没事的时候,他最大的嗜好就是逛书店。逛书店、买书、读书,成了他生活一件重要的事情啦。
他最开始养成逛书店的习惯是上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那时他用卖牙膏皮的钱,去新华书店买各种各样的人书回来看。
他真正和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时候他把拣牙膏皮卖的钱攒起来,去新华书店买人书或《金光大道》《艳阳天》《沸腾的群山》《渔岛怒潮》这样的大书。
有时候在新华书店里看好了一本书,因没攒够钱,只能每每跑到新华书店透过玻璃柜台看看想买的书。
实在忍不住了,便让售货员阿姨把书从玻璃柜台里拿出来,他轻轻地掀开扉页,闻闻那诱人的墨香,看看那一行行整齐的文字,然后恋恋不舍地把书还给售货员阿姨,并等攒够了钱后再来买它。然后眼盯着售货员阿姨重新放回到玻璃柜台里的那本书,目不转睛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书店大门。
有好几次等他把买书的钱攒够后,满怀喜悦地跑到书店去买那本心仪已久的书时,书却已经卖完了。
为此,他曾在书店当着售货员阿姨的面情不自禁地哭过好几回鼻子。
回顾自己读书的经历,他感觉对他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他读第一本大书《闪闪的红星》。
他记得那是上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是个夏日的午后,他正坐在门前丝瓜架的阴凉下看人书,爸爸从他连队给我拿回来一本李心田箸的《闪闪的红星》。
爸爸对他,你好好读读这本书,你会从里面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
他开始是用排斥和不以为然的目光看这本大书的,他认为,大书是写给大人看的,里面讲的那些大道理,是不适合我们学生的。
但是,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很快被这本大书吸引了,它的字里行间仿佛有某种魔力似的,牢牢地地抓住了他的眼球,使他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忘记了时间的流失,他的整个身心融入了书中,被书中的故事情节引领着,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直到妈妈喊他吃饭了,我才知道天快黑了。
他竟然坐在那里读了三个多时。晚饭后,他又一头扎进自己的屋里,如饥似渴地读起来,直到凌晨二点多,他才把它读完。
他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他读完《闪闪的红星》时的心情,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激动和兴奋,是读了几百本人书都从没遇到过的激动和兴奋。
他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
书中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像,象一块块磁石那样牢牢吸附着他的心灵。特别是潘东子的形象深深地感染着他,在他心中扎了根。
通过阅读,他确实象爸爸的那样,受益匪浅。
从此以后,他再不看那些人书了,开始读大书。因了《闪闪的红星》这部,使他开始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以后,他从新华书店买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如饥似渴地读。
这期间,他从新华书店买了《红旗谱》《红岩》《林海雪原》《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地下武工队》等革命题材的;以及《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一批苏联。
这些,他不止一次地读,每次读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