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朝堂之爭,帝王抉择(1 / 2)

西洋使团求和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进了大夏朝堂这片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第二天,早朝。

武英殿內,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却不似往日的庄严肃穆,反而充满了火药味。

以兵部尚书李岩,和刚刚从南疆班师回朝,因不世之功而被加封为“忠勇王”的秦锋、“威武王”的石头为首的武將集团,个个面带煞气,主战之意,溢於言表。

而以首辅赵康为首的文官集团,则大多面露忧色,神情凝重。

“陛下!”

还没等朝会正式开始,新晋威武王石头,就第一个站了出来。他那洪钟般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迴荡。

“臣以为,西洋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如今他们被打怕了,就摇著尾巴来求和。等他们回去,舔好了伤口,必然会再次捲土重来!对付这种豺狼,唯一的办法,就是將他们,彻底打死!”

“臣附议!”忠勇王秦锋,也紧跟著出列,“陛下,我大夏水师,已有蒸汽铁甲舰三十余艘。海哥將军和林沧海將军,亦是当世名將。臣恳请陛下,下旨西征!由臣与威武王,统帅陆军,海哥將军统帅水师,水陆並进,直捣伦敦!將英吉利的女王,也抓到我大夏京城,献俘於太庙!如此,方可一劳永逸,断绝西患!”

秦锋身后的那些武將们,纷纷出列,齐声附和。

“臣等附议!恳请陛下,下旨西征!”

“不灭西夷,誓不还朝!”

整个武將集团,气势如虹。他们刚刚打贏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仗,正是信心和战意最巔峰的时候。在他们看来,西方的军队,不过如此。乘胜追击,將战火烧到对方的本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陈平川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地看著

他没有说话,只是將目光,转向了另一边的文官集团。

本书首发追书神器101看书网,.超流畅,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首辅赵康,感受到了皇帝的目光,整理了一下官袍,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陛下……”他的声音,有些乾涩,“秦王和石王,以及诸位將军,忠勇可嘉,老臣佩服。只是……西征欧洲,谈何容易啊。”

“从我大夏到那西洋英吉利,万里之遥。大军远征,粮草补给,如何为继我大夏水师,虽有铁甲舰,但数量终究有限。能否在茫茫大海上,战胜那號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海军,尚是未知之数。”

“更何况,”赵康加重了语气,苍老的脸上,满是忧虑,“我朝自陛下登基以来,南征倭国,北伐罗剎,如今又与西洋联军大战。虽是战无不胜,但国库的消耗,亦是天文数字。连年征战,百姓早已疲惫不堪。若再起西征,恐怕……恐怕会动摇国本啊!”

赵康的话,没有错。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户部尚书张盛財,立刻出列,用一连串翔实的数字,印证了赵康的担忧。

“陛下,截止上月,国库余银,不足三千万两。北地新拓之疆土,百废待兴,需要投入大量的钱粮安抚。南洋商路,虽已打通,但商业反哺,尚需时日。此时西征,財政……实在是无力支撑啊!”

“钱粮不够,可以再挣!南洋的香料,西域的宝石,草原的牛羊,哪一样不能换成银子”石头瞪著眼睛,反驳道,“只要打下了欧洲,他们的財富,就都是我们的!那点军费,又算得了什么”

“威武王此言差矣!”御史大夫张柬之,站了出来,言辞犀利,“仗还没打,就想著抢掠,此乃强盗之行,非王师所为!我大夏乃天朝上国,以仁义治天下,岂能行此蛮横之事”

“你……”石头被他一番话,噎得满脸通红,却不知如何反驳。他是个粗人,论打仗,十个张柬之也比不上他。但论口舌之利,他拍马也赶不上这些文官。

“够了。”

就在双方爭执不下,大殿吵得像个菜市场的时候,陈平川终於开口了。

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年轻的帝王身上。

他们知道,最终的决定权,只在他一人之手。

陈平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诸位爱卿,”他缓缓开口,“你们说的,都有道理。”

“秦王和石王,为国开疆,壮志凌云,朕心甚慰。我大夏的军人,就该有这种『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血性。”

听到皇帝的肯定,秦锋和石头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但是,”陈平川话锋一转,“赵首辅和张尚书的担忧,也並非杞人忧天。”

他伸手指著沙盘上,那片刚刚併入大夏版图的,广袤的沙俄故地。

“这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千万的罗剎遗民,如何去管理如何去教化如何让他们,真正地,认同我大夏”

他又指向了南洋的方向。

“这里,数十个藩属国,人心各异。此次大战,虽慑於我天朝神威,暂时臣服。但他们心中,是否真的归顺一旦我大夏主力西征,他们会不会再生异心”

“还有国內,”他的手,回到了大夏本土,“连年征战,朕知道,百姓们,已经很累了。水利需要修缮,荒地需要开垦,流民需要安置。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钱粮,更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陈平川转过身,目光逐一扫过殿下的每一位臣子。

“朕,也想將我大夏的龙旗,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

他自问自答。

“不是为了杀戮,不是为了抢掠。而是为了,给我们自己,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打出一个和平安寧的生存空间!”

“如今,这个目標,已经基本实现了。北方的饿狼,被我们打断了脊樑。西方的豺狗,被我们敲掉了门牙。在未来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內,已经没有任何外部势力,能够真正威胁到我大夏的本土。”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劳师远征,去一片陌生的土地上,进行一场胜负未知的战爭呢就为了一个虚名吗”

陈平川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不符合他年龄的,深沉的睿智。

“朕,不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攘外,必先安內。如今,外患已暂时平息,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巩固我们已经取得的战果!”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迴荡,振聋发聵。

秦锋和石头,低下了头。他们虽然心中还有不甘,但不得不承认,陛下说得对。他们是军人,考虑的是如何打贏战爭。而陛下,作为帝王,考虑的,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传朕旨意!”陈平川回到龙椅上,声音变得威严而决断。

“第一,新占之北境及南洋诸地,免除赋税三年!自中原,迁徙百万流民,前往北境开垦荒地。凡迁徙者,分发田地、农具、种子,首年收成,尽归其有!”

“第二,在北境故都莫斯科,设立『北境都护府』,由安西大將军王奎,任第一任大都护,总管北境军政要务!在安南升龙城,设立『南洋都护府』,由车骑大將军石头,兼任第一任大都护,节制南洋诸国军务!”

“第三,工部格物院,暂停一切新式武器的研发!所有人力、物力,转向民生。给朕造出更多的农具,更多的纺织机,更多的蒸汽抽水机!朕要让天下的百姓,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第四,同意西洋诸国的议和请求。告诉他们,想谈,可以。但要拿出诚意来!战爭赔款,技术转让,开放通商口岸,一样都不能少!具体条款,由鸿臚寺和內阁,去跟他们慢慢磨!”

一道道旨意,从陈平川的口中发出。

一个以发展经济,巩固內政为核心的,全新的国家战略,就此定下。

大夏帝国,这头刚刚向世界展露了狰狞獠牙的巨龙,选择暂时收起了利爪,俯下身子,开始舔舐自己的伤口,积蓄著更强大的力量。

殿下的文武百官,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在听完皇帝的这一系列安排后,都深深地,拜服了下去。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

龙兴十年,冬。

京城已是连著下了三场大雪,整个紫禁城內外,琼楼玉宇,银装素裹。

往年这个时候,陈平川最喜在暖阁里,与四位夫人温上一壶热酒,看窗外雪景,畅所欲言。

可今天,他却全无半点閒情逸致。

坤寧宫外,寒风卷著雪沫子,打在廊柱上,发出簌簌的声响。陈平川一袭明黄色的常服,未著龙袍,就在这冰天雪地的廊下,来回踱步。

他的眉头紧锁,脸上那份挥斥方遒的帝王威严,此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寻常人家丈夫即將为人父的焦躁与不安。

“怎么样了还没生吗”

他停下脚步,抓过一个刚从產房里出来的宫女,急切地问道。

那宫女被皇帝亲手抓住,嚇得浑身一抖,哆哆嗦嗦地回话:“回……回陛下,贵妃娘娘……还在……还在用力……”

“还在用力这都进去几个时辰了!”陈平川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嚇得周围的太监宫女们,齐刷刷跪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