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答:如果手足温暖就可以治好;如果手足寒冷就会死。
黄帝问:如果婴儿感受了风热、出现喘息有声、张口抬肩的症状,那脉象会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感受风热而出现喘息有声、张口抬肩的症状的婴儿,脉象应该充实而大。如果实大中兼有缓和之象的说明胃气未衰、可以治好;但如果脉象实大而紧急就说明胃气已经绝了、是死症。
黄帝问:如果出现大便中带血的赤痢会怎样呢?
岐伯答:如果身体发热就是死症;如果身体不发热就可以治好。
黄帝问:如果出现肠中有鸣响、大便带白沫的痢疾会怎样呢?
岐伯答:如果脉象沉就可以治好;如果脉象浮就是死症。
黄帝问:如果出现肠中有鸣响、大便带脓血的痢疾会怎样呢?
岐伯答:如果脉象悬绝就是死症;如果脉象滑大就可以治好。
黄帝问:如果是肠游病、但身体不发热、脉象也不悬绝的会怎样呢?
岐伯答:如果脉象滑大就可以治好;如果脉象悬绝而滞涩就是死症。具体什么时候死,要根据克胜之日来定。
黄帝问:那癫疾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如果脉象盛大而滑利,病就会慢慢自己好;如果脉象小而坚急,那就治不好了。
黄帝问:癫疾脉象的虚实变化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如果脉象虚缓就可以治好;如果脉象坚实就会死。
黄帝问:消渴病脉象的虚实变化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如果脉象实大,那即使病的时间长了也可以治好;但如果脉象悬小而坚实、并且拖延过久,那就治不好了。
黄帝问:那形度、骨度、脉度、筋度这些要怎么度量呢?
黄帝补充说:春天治病时多取各经的络穴;夏天治病时多取各经的腧穴;秋天治病时多取六腑的合穴。冬天因为万物闭藏、人体的阳气也藏在体内,所以治疗时应该多用药物少用针石。但少用针石不包括治疗痈疽这样的病。如果痈疽需要用针石治疗的,那就不能犹豫。
痈毒刚发生时,还不知道发病的部位、也摸不出来、只是时而疼痛的,可以先刺手太阴经的穴位三次和刺颈两侧的穴位两次。
生腋痈而全身大热的,可以刺足少阳经的穴位五次;如果刺后还不退热的,可以再刺手厥阴经的穴位三次和手太阴经的络穴及大骨交会处各三次。
生急性痈肿而筋肉拘急**、痈肿发展则疼痛加剧甚至汗出不止的,是因为**经气不足造成的,应该针刺**经的腧穴来治疗。
腹部骤然胀满、用手按压疼痛不减的,可以用员利针刺手太阳经的络穴、即胃的募穴和脊椎两旁的肾腧穴各五次。
治疗霍乱时,可以针刺肾腧穴旁的志室穴五次和刺足阳明胃俞穴及肾俞外两旁的胃仓穴各三次。
治疗因受惊而得的惊痫病时,要取五条经上的穴位:先刺手太阴经的经渠穴五次;再刺手太阳经的阳谷穴五次;然后刺手少阴经通里穴旁的手太阳经支正穴一次;接着刺足阳明经的解溪穴一次;最后刺足踝上五寸的足少阴经筑宾穴三次。
凡是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等病,如果病人是肥胖的人,多是因为他们偏好肉食厚味造成的。凡是郁结不舒、胸膈上下闭塞不通等病,多是因为暴怒或忧郁引起的。凡是突然昏厥、不省人事、耳聋、大小便不通等病,多是因为突然遭受精神刺激使得阳气上迫引起的。有的病不是从内发的,而是因为外受风邪、风邪留滞在体内、久而化热、最后消灼肌肉使得人变得很瘦。走路时两脚偏跛,多是因为风寒湿邪侵犯造成的。
黄帝总结说:黄疸、暴痛、癫疾、厥狂等病,多是因为经脉之气长时间上逆而不下行引起的。五脏不和,多是因为六腑闭塞不通造成的。头痛、耳鸣、九窍不利等病,多是因为肠胃有病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