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求甚解,单是望望,
看天,看星,看月,看太阳。
也看山,看水,看云,看风,
看春夏秋冬之不同,
还看人世的痴愚,人世的倥偬:
静默地看着,乐在其中。
“自己成一个宇宙”说的是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宇宙,我们更应该“钻究”的是人类的本性。
乐在其中,乐在空与时以外,
我和欢乐都超越过一切境界,
自己成一个宇宙,有它的日月星,
来供你钻究,让你皓首穷经。
一旦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实现了超越,就会像自由的彗星一样,随心所欲,甚至“把地球撞成泥”,自己毁灭了
或是我将变一颗奇异的彗星,
在太空中欲止即止,欲行即行,
让人算不出轨迹,瞧不透道理,
然后把太阳敲成碎火,把地球撞成泥。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于1936年,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日军的全面侵略。戴望舒作为一个内心极其敏感的诗人,在经历了上海的白色恐怖之后,在亲历了欧洲的法西斯浪潮后,此时又置身于即将到来的野蛮侵略之下。他不禁在诗中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不懂”。
这首诗具有很浓的哲学色彩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又充斥着很强的虚无之感。但是,诗人最终的想法是积极入世的,他强调要“乐在其中,乐在空与时以外”,人类更应该钻研自己的本性。当然,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是选择自我毁灭还是世界大同,诗人内在的怒火并没有指明最终的出路,他对于人类本性的思考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