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我可以生活又死灭,
像在母亲的怀里,
一个孩子笑着和哭着一样。
诗人认为自己的灵魂或者是心没有归属之地,也许是因为他对于美好理想从来都在寻觅过程中吧?但是他仍旧在哀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误会,这也许就是他的痛苦根源。
我呵,我真是一个怀乡病者,
是对于天的,对于那如此青的天的,
在那里我是可以安安地睡着,
没有半边头风,没有不眠之夜,
没有心的一切的烦恼,
这心,它,已不是属于我的,
而有人已把它抛弃了
像人们抛弃了敝舄一样。
诗歌鉴赏
“怀乡”这个题材是诗人经常选用的一个题材,他在《八重子》《游子谣》都曾描写过怀乡的情绪。很多诗歌的研究者都认为“怀乡”这个题词主要用来描写现代化环境中人们的怀旧情绪。例如,有人曾说:“怀乡是对已不存在,或者说根本没有存在过的家园的一种怀念。怀乡是一种若有所失、流落他乡的情感,但它也是充满遐想的浪漫情怀。”“初一看,怀乡是对一个地方的向往,但实际上,它是对不同时代的怀念,对童年、对梦中更为缓慢的节奏的怀念。”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诗人的怀乡病的确是虚无飘渺的,他怀念不是那个有实在时空意义上的故乡,而是“渴望着回返,到那个天,到那个如此青的天”。这首诗属于诗人在尝试诗歌创作转型中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使用的多种意象以及其带给读者的多种分析,同时全诗有着整齐的格律,优美的比喻,细腻地刻画出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城市病”以及他们对于“故乡”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