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门阀是司马氏政权的支柱。世家门阀完全控制朝政,是朝廷维持统治的阶级基础。司马炎制定的政治经济措施,都围绕保护世家门阀利益和巩固统治为前提。
司马炎也认识到,任由世族门阀势力扩大和膨胀,又会对司马氏政权构成潜在威胁。毕竟,他也是世族出身,通过“禅代”而取得皇位,其他世族权臣也可能模仿。
司马炎总结曹魏政权不长久的教训后,决定大封同宗子弟为王,作为藩屏保障。公元265年,他封了27个同姓王,以郡为国。后来,他又扩大宗王的权力,让其自选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租赋。公元277年,他又制定王国置军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大国拥有上、中、下三军5000人;次国拥有上、下二军3000人;小国拥有1500人。
不仅如此,多数诸侯王还担任地方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这样,诸王有行政权力,又有数量可观的军队,实力便不容小觑。
司马炎嫡子是司马衷。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司马衷当上太子。司马衷近乎白痴。一些大臣主张废掉他,但司马炎不愿意破坏嫡长子继承制,且看到嫡长孙司马遹幼而聪敏,有君王之资,想日后让嫡长孙继承皇位,就没采纳大臣意见。
公元290年,司马炎死,司马衷继位,遗诏是由汝南王司马亮及外戚杨骏共同辅政。杨骏是皇太后杨芷的父亲。杨太后私自修改遗诏,宣布由杨骏单独辅政。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不安分,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联络,谋划除掉杨骏。司马玮带兵入洛阳,宣称杨骏谋反,将杨家诛灭。
事后,司马亮与卫瓘共同执掌朝政,司马玮出任卫将军兼领北军中侯,贾南风亲戚也担任了要职。贾南风想独揽大权,对这种安排极为不满。不久,她又假传密诏,让司马玮杀了司马亮与卫瓘。事后,她派中将军王宫宣布司马玮伪造圣旨,害死司马亮和卫瓘,将其处死。
朝政大权被贾南风掌控,她的亲戚党羽都出任要职。当然,为笼络人心,贾南风还重用了一些世族门阀,例如让张华出任司空,裴(左危右页)出任尚书仆射,裴楷出任中书令,王戎出任司徒。
贾南风掌权最初的8年,社会比较安稳,如果她不作的话,照此趋势,那么不会出现什么大乱子。但是,她没有儿子,与太子司马遹一向不和。公元299年,她伪造太子密谋登基文书。司马遹太子被废,被囚禁在金墉城。
赵王司马伦和孙秀等人密谋,先怂恿贾南风杀废太子司马遹,再假传圣旨,以杀太子罪名将贾南风一党杀掉。此举获得成功。司马伦制作了假诏书,宣布封自己为相国,任命孙秀等人掌兵权。
公元301年正月,司马伦废司马衷,自立为帝。司马伦一党没声望,也缺乏治国能力,而且内部钩心斗角。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造反。司马伦、孙秀等人派兵去镇压,战败,损失10万人。不久,司马伦一党被消灭。
随后,司马冏拥戴司马衷复位,自任大司马,主持朝政。司马颙、司马颖也被封高爵。不过,司马冏没好好珍惜复兴皇位之功的好名声,独揽大权,不可一世,俨然自己是皇帝,且沉迷女色,政事荒废。其他有野心争权的宗王纷纷造反。
公元302年年底,司马颙兴兵讨伐司马冏时,在京城的长沙王司马乂先发制人,率领100多人先奔袭皇宫,控制皇帝,然后以奉皇帝命令的名义,率军攻打司马冏。司马冏战败被杀。司马乂独揽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