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樊登讲论语:学而(精装版) > 回也不愚:自主思考的力量

回也不愚:自主思考的力量(1 / 2)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回出场了!

颜回是孔子特别喜欢的一个学生,孔子每次说到颜回,全是溢美之词。

颜回可能真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跟颜回说话,颜回从来没有质疑和反驳过我。”对孔子所说的话,一听到就说好,并且立即行动。这样看起来,颜回似乎有点缺乏思考。

子贡和子路,包括其他的学生,比如宰予,每个学生都问过孔子很多问题,都曾经对孔子的一些言论提出过疑问,因为要互相切磋——除了颜回。

孔子起初觉得,颜回是不是有点傻,否则为什么无论自己说什么,颜回都觉得没问题,都不假思索地去做。

然而,他又能“退而省其私”,当孔子再去观察颜回的表现时,就能看到颜回是如何对自己的话做出反馈的。颜回做到了“亦足以发”,原来,颜回对孔子说的话是真的理解了,真的用在了生活中,真的做出了改变。

孔子的话在颜回身上有着发挥,有着发展。

孔子说“回也不愚”,就是说“颜回这孩子可真不笨”。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欣慰之情。

大概十年前,我在微博上把对孔子这句话的解释发出来,结果转发量达到几千次。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这句话?

我们也可以想想,为什么像颜回这样不喜欢辩论、不喜欢提问的孩子,在孔子看来是一个好孩子?

我们可以反过来,在特别喜欢发问的子贡和子路身上找到答案。子贡和子路为什么那么喜欢提问呢?有可能是因为缺乏独立的思考,太依赖老师,因此直接进入讨论环节,跟老师辩论。他们表面上特别活跃,而实际上,有可能根本没有深入地思考,只是依赖和老师讨论与切磋。

我在“樊登读书”给大家推荐了不少书,也会经常遇到大家提问:“樊老师,我觉得你讲的那本书里,有些东西好像我不太理解,你说得不太对吧?”

遇到这种问题,我的答案通常是:“你不妨回去再想想。”

我并不是不愿意接受质疑,也不是拒绝讨论,而是我认为,当一个人在脑海里进行了足够的思考后,才能够对问题有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自己攻克问题。如果有人问了一个问题,我着急给出一个解释,他有可能会为了维护“问”的价值,再进行反驳。越反驳,他会越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就更不愿意接受其他观点了。

颜回是怎么做的呢?他“不违”,并不意味着不加思考就对老师的话全盘接收。他的办法是,当孔子说的某句话,他不理解时,不立刻反问,而是回家继续认真琢磨,找到其中的道理。

孔子说的话都对吗?不一定。如果说得不对怎么办?颜回是只听有道理的部分就好了。

颜回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孔子说他“不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