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新曙光(2 / 2)

在组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同时,毛泽东还进行了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一书写道:

1920年8月,上海开始出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10月,毛泽东接到北京方面寄来的团章以后,立即着手建团工作。他深入到第一师范、第一中学和商业专门学校中,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把团章送给他们看。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的基础上,个别吸收入团。第一师范学生张文亮,接受了建团任务,他在11月和12月的日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11月19日。接泽东一信,送来青年团章程十份,宗旨在研究而实行社会改造;约我星期日上午去会他,并托我寻觅同志。

11月21日。会见泽东,云不日将赴醴陵考察教育,并嘱此时青年团宜注重找真同志;只宜从缓,不可急进。

12月2日。泽东来时,……嘱我多找真同志。

12月15日。接泽东复信:师范素无校风,你应努力结一些同志做中坚分子,造成一种很好的校风。青年团你可努力在校寻找团员,尽可能在本学期开一次会。

12月16日。泽东来此。青年团将于下周开成立会。

12月27日。泽东送来《共产党》九本。

从这些极其珍贵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窥知:毛泽东当时对建团工作是如何的费心、操劳。特别是他反复强调要积极而慎重地吸收团员,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创见。当时,上海、北京等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于缺乏经验,注意质量不够,成员比较复杂。团员中,信仰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和工团主义的人都有,以致到1921年5月,不得不宣告暂时解散(11月间整顿后恢复)。而长沙的团组织,在毛泽东积极慎重、“找真同志”的正确建团方针指导下,避免了这段弯路。

长沙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中,有不少是新民学会的会员。新民学会原是五四时期湖南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领导核心,随着革命斗争的不断发展,虽然有些人落伍了,有些人图谋个人的发展,走上了与革命分离的道路,有的后来甚至变成了反革命;但是,很多会员,都有过较长期的革命思想准备,参加过许多实际斗争,现在又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和他的战友认为,这些经过斗争考验的会员,只要自愿,都可以加入青年团。陈子博、谢南岭等新民学会会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团员的。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长沙的团员已发展到38人,是全国团员较多的地区之一。除长沙外,衡阳也很早建立了团的组织。1921年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生蒋先云等先进分子组织的革命团体“心社”的成员,全部转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随后,衡阳省立三中、三甲工和三女师,都建立了团的组织。〔11〕

毛泽东不仅指示张文亮在第一师范物色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还尽量把新民学会中的优秀分子都吸收到青年团里,高菊村等在《青年毛泽东》一书中写道:

据萧子升回忆,他1921年3月初到长沙见毛泽东时,“他是第一师范附小的主事,但他大多数活动是秘密地指挥共青团的组织”。新民学会的很多成员都成了C.Y.的团员,“C.Y.的诞生使原来的新民学会走到了尽头”。萧子升不赞成这种做法,他希望新民学会仍能成为一个实行无政府共产主义主张的团体。毛泽东的朋友、新民学会会员陈昌尖锐地批评萧子升说:“我们所有的朋友都已秘密成为C.Y.的成员了,把他们拉回来是很难的。你知道,新民学会的目的是用一种抽象的方法改造中国,它既无政治观点,又无固定的行动计划。他们现在认为,要达到实际效果只有一条出路,就是遵循俄国的榜样,努力宣传列宁的学说。”毛泽东也直截了当地向萧子升指出:“很多人都不满现状,如果我们要进行改造,就必须来场革命!如果我们要革命成功,上策便是学习俄国!列宁的共产主义是最适合我们的制度,而且是最容易学习的。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12〕毛泽东反对萧子升在新民学会内进行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宣传,他要求C.Y.的团员同志不要听信那些好听的话,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

通过毛泽东和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积极努力,长沙的建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920年入团者有16人,1921年7月前入团者达36人。

1921年1月13日,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毛泽东任书记。毛泽东十分注意从思想、组织各个方面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团员,提高团员的思想理论素质。他根据青年的特点,倡议举办了星期同乐会,组织团员和青年到湘江游泳,到天心阁、开佛寺、碧浪湖、望湘亭等名胜古迹游览。通过这些活动,他们既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交流了各自对于政治时事问题、特别是对于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他们还特别注意团结和争取受各种思潮影响的青年,争取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

……

1921年春节期间,为了动员亲人投身革命,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当时毛泽东已经父母双亡,小弟泽覃、堂妹泽建已去长沙读书。大弟泽民在家理事。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和泽民、泽覃、泽建等人在厨房火炉旁,一边烤火一边拉家常。泽民告诉哥哥,自那年家里起火后,第二年冬天修屋,不久又遭败兵勒索和坏人抢劫,家事已是“王老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毛泽东听后,开导他说:这不只是我们一人、一家的事,“国乱民不安生”。启发他们要想到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痛苦,要舍家为国,舍己为民。他要泽民把家里的事安排好,跟他一起到长沙去边工作边学习。〔13〕

有关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初期情况,材料不多。易礼容在《党的创立时期湖南的一些情况》一文中,保存了一些零星的回忆。他说:

社会主义青年团我没有参加,我是直接参加共产党的。但是回忆1920年下半年,陈独秀把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团章寄来了,内容是苏联式的。毛那时任第一师范附小主事,在接到陈寄的团章后,就开始发展团员。毛是团的书记。以后罗君强、萧述凡、田波扬先后当过书记。团员还有何叔衡、夏曦、郭亮等人。以后有些青年团员转入共产党。记得萧三曾被派到湖南做团的工作。

黄爱,学生出身,有无政府主义色彩。他做工人运动,挂着劳工会的招牌,名声很大。当时第一纱厂是湖南最大的工业,黄爱在那里领头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底,毛对我说,我们要找黄爱谈谈。我就去约了黄爱。一天黄爱来找我的时候,下雨。他穿青布对襟衫,地点在朝宗街文化书社。我说润之要找你谈谈,他同意。我和他约定了时间,并通知了毛。过了几天,我问毛,谈得怎么样。他说谈得很好,黄爱愿意同我们一道干。谈过之后,只有十几天,黄爱就殉难了。黄爱加入青年团,接受了党的指示。我没有和庞人铨联系过,毛和他联系过没有,我不知道。黄、庞观点是一致的。青年团当时有不少活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