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湖南农民运动(2 / 2)

〔1〕见1926年12月11日《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会刊》第11期。——原注

〔2〕民校,指国民党。——原注

〔3〕国校,指国民党。——原注

〔4〕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240—245页。

〔5〕张琼的回忆,载1977年10月5日《文汇报》。

〔6〕《农民部工作报告》,转引《大革命时期广东工农青妇运动参考资料》,广东党史研究会编。——原注

〔7〕罗明回忆(1974年7月9日)。——原注

〔8〕见1926年3月17日广州《民国日报》。——原注

〔9〕《农民部农民运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载《中国农民》第4期,1926年4月出版。——原注

〔10〕《中央党部第十三次常务会议记录》,载于1926年3月26日广州《民国日报》。——原注

〔11〕见1926年11月《中国农民》第9期《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原注

〔12〕《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见1926年11月《中国农民》第9期。——原注

〔13〕王首道:《革命的摇篮》。——原注

〔14〕指广东省农协会员数字。——原注

〔15〕参见1926年8月《中华农学会报》第52期。——原注

〔16〕亢维恪回忆(1965年6月20日)。——原注

〔17〕《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办理经过》。——原注

〔18〕周恩来:《关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原注

〔19〕见《粤省农民代表大会之经过》,载1926年5月广州《时事新报》。——原注

〔20〕见《本校5月3日改组以来大事记》,载黄埔军校《小丛书》第二种。——原注

〔21〕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246—254页。

〔22〕王首道:《怀念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版,第99—110页。

〔23〕高布泽博:《忆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习生活》,载于《民族团结》1962年7月号;又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342—347页。

〔24〕刘征:《在武昌中央农讲所》,载于1977年3月18日《光明日报》。

〔25〕陈玉英:《难忘的岁月深切的怀念》,载于《怀念毛主席》,新疆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909—913页。

〔26〕张琼的回忆,载于1977年10月5日《文汇报》。

〔27〕指阮啸仙、彭湃、易礼容、陆沉、萧人鹄及团中央2人共7人。——原注

〔28〕见《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2—1926),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50页。——原注

〔29〕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略述》(1935年在狱中)——原注

〔30〕《中共中央政治报告选辑》(1922—1926),第151—153页。——原注

〔31〕见1926年12月22日《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第21期。——原注

〔32〕《林伯渠日记》(1926年7月—1927年6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48页。——原注

〔33〕见1926年12月20日《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第19期。——原注

〔34〕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263—266页。——原注

〔35〕毛泽东:《视察湖南农民运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1927年2月16日。——原注

〔36〕原载1927年1月29日《湖南民报》。——原注

〔37〕毛泽东:《视察湖南农民运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1927年2月16日。——原注

〔38〕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266—267页。

〔39〕见1926年12月28日湖南《大公报》。——原注

〔40〕毛泽东考察湖南农运行经路线,说法不一,到达湘乡县城、醴陵东富寺的时间这里采用的系其中一说。——原注

〔41〕毛泽东:《视察湖南农民运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原注

〔42〕赵楚湘:傅学群的回忆(1984年4月)。——原注

〔43〕毛泽东:《视察湖南农民运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KMT”是“国民党”的英文缩写。——原注

<!--PAGE10-->〔44〕《湘区一月份农民运动报告》,见《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第5集第60页,1984年中央档案馆、湖南档案馆编印。——原注

〔45〕见1927年3月25日《湖南民报》。——原注

〔46〕高菊村等:《青年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3月版,第268—274页。

<!--PAG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