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醉金迷003(2 / 2)

约莫是十五分钟,周荣生满脸是笑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捏了个小纸卷,他先把纸卷透开,里面是两支纸烟,笑道:“老兄,我请客,我在纸烟摊上,特意给你买了二支骆驼牌来。这是盟军带来的玩意,我还没有尝过呢。”他说着请客,真是请客,这两支烟全数交给了客人,自己没有取用。接着在怀里掏出个手巾包,像是捆着一条咸面包似的。

将手巾包打开,里面果然是两大捆大额钞票,有二十元的关金,五百元的钞票,最小额的也是十元关金。一卷一卷地用麻绕绑好。这日子,大后方的关金,还没有离开红运。李步祥正惊讶着,他十几分钟,就怎么弄来许多钞票。可是那钞票捆中间还有个变成黄酱色的皮夹子呢。皮夹子的按钮,大概是不灵,将一根细带子,把那皮夹子捆了。他解开皮夹子上的带子,透开皮夹,见里面是字据钞票发票什么都有。他在字据里面,寻出个白纸扁包儿,再透开,里面是中央银行三张本票。他将那本票展给李步祥看是两万元的两张,十万元的一张,笑道:“你看,这不和你所要换的款子,相差得有限吗?”

<!--PAGE10-->李步祥道:“这带来的钱,可就多了。”周荣生拱拱手道:“你明天不反正是排班吗?我就依你的劝,也来个二十两。一时还凑不到许多钱,明天早上,我到银行里去,把钱给你,也免得你晚上负责保管的责任。”

李步祥也只有微笑。周荣生却误会了他的意思。因道:“老兄,你觉得我这钱怎么一下子就拿来了,不是借来的吗?我就不妨明告诉你,钱是哪里弄来的。这里的凯旋舞场经理,和我有点来往,我是在他那里拿的。我在舞场里面,还碰到了袁三。下次见着了她,你问问她看,是不是见着了我?”李步祥听他这话,倒不觉灵机一动,笑道:“我只要你肯帮我忙就很感谢,我何必问你这钱是哪里来的呢?”说着,他打开皮包,取出了带着的现款,和周老板交换钞票。

周老板却是细心,将二十万元小额钞票,一张张地点数,每点一万,放作一叠。直到排好了二十叠,又把叠数,重新点验过一番。这足足消磨了三十分钟,李步祥只有坐在旁边床铺上瞪了眼望着;等他点验完了,这才笑问道:“周老板,没有什么错误吗?”周荣生笑道:“你李老板的款子,还会有什么短少吗?”李步祥道:“那么,我现在要告辞了。”周荣生倒觉得他这样追着一问,好像有点毛病,于是又把这左手捏的二十叠票子,用右手论叠的掐着数了一遍,笑道:“没有错。”

李步祥笑着走出袜子店,在大街上摇着头,自言自语地道:“这家伙真小气,怎么也发了这样大的财?”说完这句话,遥远地听到有人咳嗽一声,正是周荣生的声音,他赶快地就走。

由这里直穿过一条街,就是凯旋舞厅。这是重庆市上,唯一的有夜市所在。红绿的电灯泡,嵌在花漆的门框上,排成个彩圈。远在街上,就听到一阵西洋音乐声音传了出来。这种地方,他战前就没有去过,不知道进门有什么规矩没有,这么一犹豫,他不免放缓了脚步,恰好有三个外国兵,笑嘻嘻地走进去。他想,这地方有了外国人,更是有许多规矩,自己穿这么一身破旧的中山服,是不是可以走进去呢?越考虑,胆子可就越小了,慢慢地走到那大门边,却又缩脚走了回来。他自己心里转着念头道:“找袁三,也不过是碰碰机会的事。她未必在这里面。就是找着了她在跳舞场上,也不是谈生意经的所在,算了,回去吧。”他自己感到这个想头是对的,就打算向回家的路上走,忽然有人在身后叫道:“那不是李老板?”他回转一头来一看,正是袁三小姐。便点着头道:“好极了。在这里遇到了三小姐。”

她站在电灯照耀的舞场门口,向他招了两招手,笑道:“过来。老范有什么话托你转告我吗?”李步祥就近两步笑道:“我有点事和三小姐商量商量。特意来找你来了。”袁三摇摇头道:“那不对吧?我走出门来的时候看到你是向那边走的。”李步祥笑道:“谁说不是?我没有进过舞场,走到门口没有敢进去。”袁三笑道:“你这块废料。说吧,有什么事找我?”

<!--PAGE11-->李步祥回头看看,身后并没有人,笑道:“实不相瞒,这两天我犯了一点财迷。听说下个月一号,黄金就要涨价了。我们得抢着买,我想明天到银行里去排班,要买点黄金储蓄。不过直到今天下午,我还只凑到了十来万元,想买十两,还差点款子。三小姐,你能不能帮我一点忙,借几万元给我。我多则半个月,少则一礼拜……”

袁三不等他说完,拦着道:“什么多则少则,我向人家借钱,向来就没有打算还,要不然,你袁三小姐,没有田地房产,又没有字号买卖,这日子怎么过?人家借我的钱我也不打算叫人家还。你说,你打算借多少?”说着,她将薄呢大衣的领子,向上提了一提,人就在街上走着。她穿的是跳舞的高跟皮鞋,路面是不大平的,她走得身子前仰后合,李步祥看着,这简直就是跳舞。加之夜静了,空气沉寂着,她身上那化妆品的香气,一阵阵的向人鼻子里送着。他不敢随着袁小姐太近了,在五六尺以外跟着。袁三站住了,回转身来问道:“怎么回事,你怕我吃了你吗?走得这样远,你说什么,我简直没有听到。”

李步祥只好走近了两步,笑道:“我没有开口呢。袁小姐说是我借钱不打算还,那让我说什么是好呢?”袁三道:“这是我的话,你不要管,你说,你打算和我要多少钱。反正这样深夜让你来找我借钱,不能要你白跑。”李步祥道:“那么,三小姐借我五万元吧。”她摇摇头:“不行,那太多了。送你两万。我有个条件,今晚这街上找不到车子,不知什么事,车子都躲起来了。你送我回家,行不行?”说着,把夹在肋下的皮包抽出,打开来,随手抽了两叠钞票交给他。李步祥的目的虽不止这些,但有了两万元,又可多买一两金子,她说了不用还,白捡的东西,倒不必拘谨。于是道了声谢,将款子接过。

袁三道:“你随着我走吧,没有关系。我在跳舞厅里搂着男人跳舞,也算不了什么。你跟着后面,你会怕有人说你闲话。就有这个闲话,人家说是有一天晚上,李步祥跟着袁三由跳舞厅里出来,在马路上同走。你想,这就是个谣言,你也艳福不浅。你不觉着人家说袁三和你有关系你感到有面子吗?”李步祥哈了一声,接着说了三个字:“我的天。”袁三也就嗤嗤地笑了,向他招招手道:“废料,来吧。”

李步祥真不敢再说什么,像鸭子踩水似的,跟了她后面,穿过几条街巷。但默然地不敢说话。但是果然不说话,又怕袁三见笑,只是偶然地咳嗽一半声。怎么是半声呢,因他的嗓子使劲不大,没有咳嗽得出来。袁三在路上,倒笑了好几回。到了她的门口,她笑道:“李老板,够你作蹩子的了,你回去吧。”李步祥如得了皇恩大赦,深深地点了个头,回身向寓所里走。

<!--PAGE12-->他在路上寂寞地走着,也就不断地想了心事消遣。他想着,本来是碰碰运气,想着未必就向袁三借得到钱,倒不料居然借得了两万元。她借四万也好,可以多买二两金子。她只借两万,现在连自己的老本是买十一两,这数目字不大合胃口,若能买十二两,凑成一打的数目就比较有趣,话又说回来了,白捡一两金子,六个月后,钱又翻个身,也总是有趣的事,想着想着,他自己笑起来了。身旁忽然有人问道:“作啥子的?”

看时,是街上站的警察,因站住道:“作买卖的回家去,有事问我吗?”警察道:“你为啥子个人走路,个人发笑?”李步祥道:“我在朋友家里来,他们说了许多笑话,我走着想了好笑。”警察道:“我怕你是个疯子。”李步祥笑道:“我一点不疯,多谢关照了。”

他点了头走去,他又想着,还是规规矩矩地走吧。这样夜深,身上带了二十几万现款,可别出了乱子。这样想着,也就沉静地,缓缓走回寓所。但他已不敢走小巷子,绕了路顺着电灯明亮的大街走。

经过一个长途汽车站,见十来个摊贩,亮着化石灯在风露下卖食物,起半夜买车票的人,纷纷围着担子吃东西。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是没有吃晚饭到陶伯笙家去的,以后就忙着谈金子的事,还没有吃饭呢。面前一副担子是卖豆浆的,铁锅里热气上升。有个人端了碗豆浆泡着粗油条吃,不觉胃里一阵饥火上涌。可是想过去吃点东西,那回家是太晚了。附近也有个炉子,铁丝络上,烤着馒头。瞧在眼里,不由得馋出口水来,正想掏钱去买两枚。但想到皮包里的钱,整叠地包捆在一束,若掏出二十来万元来,抽出两张小票子来买东西,夜深行路有背财不露白之戒。这个险冒不得,就忍着饿走了过去。

第九回排队

这位冒夜为买金子而奔波的李老板,精神寄托在金子翻身的希望上,累不知道,饿也不知道,径直地带着二十万款子,奔回寓所去。这个堆栈里的寓公,买金子的份子不多,到了这样夜深,大家也就安息了。李步祥到了那通楼里面时,所有的人都睡着了,他想对那两个学徒打个招呼,站在屋中间向那床铺上看去,见他们睡着动也不动,呼噜呼噜,各打着鼾呼声。心想人家劳累了一天,明日还要早起去上操,这就不必去惊动他们了。加之自己肚子还饿着,马上就睡也可以把这饿忘了。

他匆匆地脱了衣裤,扯着床铺上的被;将头和身体一盖,就这样地睡了。不多一会工夫,同寓的人大家笑着喊着:“李老板买十两金子,银行里弄错给写了二百两,这财发大了,请客请客。”他笑道:“哪里有这话,你们把银行行员看得也太马虎了。”口里虽是这样说着,伸手摸摸衣袋里,觉得就是邦邦硬的东西塞满了。顺手掏出来一块就是十两重的一条金子。同寓的人笑道:“这可不是金子吗?请客请客。”说请客,请客的东西也就来了。厨子老王将整大碗的红烧肉,和整托盘的白面馒头,都向桌子上放着。李步祥顺手取了个大馒头,筷子夹着一大块红烧肉,就向口里塞了进去,肉固然是好吃,那馒头也格外好吃,吃得非常的香,忽然有人叫道:“你们哪个买苗金?这是国有的东西,你们犯法了,跟我上警察局。”李步祥听到这话,大大地吓了一跳,人被提去了不要紧,若是所有的黄金都让人抄了去,那岂不是白费一场心力。焦急着,就要把枕头底下的金子拿起了逃跑。不想两脚被人抓住,无论怎样挣不脱。直待自己急得打了个翻身,这才明白,原来是在**作梦呢。

<!--PAGE13-->警察捉人的这一惊,和吃馒头夹红烧肉的一乐,睁眸躺在**,还是都在眼前摆着一样。买金子的事罢了,反正钱在手上,自己还没有去买呢?只是那白馒头红烧肉的事,可叫人忘不了,因为醒过来之后,肚子里又闹着饥荒了。那梦里的红烧肉,实在让人欣慕不置。他急得咽下了两次口水,只好翻个身睡去,蒙胧胧中听到那两学徒,已穿衣下床,这也就猛可地坐了起来。甲学徒笑道:“说到买金子,硬是比我们上操的命令还要来得有劲喀,李先生都起来了。”

李步祥看看窗子外面还是漆黑的。因道:“我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还要去叫醒一个朋友呢。”他说着,心里是决定了这样办,倒也不管人家是否讪笑。先就在床底下摸出脸盆手巾漱口盂,匆匆地就向灶房里去。

这灶房里为着早起的两位国民兵,常是预备下一壶开水,放在灶上,一钵冷饭,一碟咸菜,用大瓦盆扣在案板上。重庆的耗子,像麻雀一样多,像小猫一样大,非如此,吃食不能留过夜。李步祥是知道这情形的,扭开了电灯,接着就掀开瓦钵子来看。见了大钵子扣着小钵子的白米饭,他情不自禁地,就抓了个饭团塞到嘴里,嚼也不曾嚼,就一伸脖子咽了下去,这觉得比什么都有味。赶快倒了冷热水,将脸盆放在灶头上漱洗,自然只有五六分钟,就算完毕,这就拿了筷子碗,盛了冷饭在案板前吃。

两个学徒都也拿了脸盆来了。甲笑道:“我还只猜到一半喀,我说灶上的热水李先生要倒光。不想到这冷饭粑李先生也吃。不忙,掺点开水吗。我们不吃,也不生关系。”李步祥听了,倒有点难为情,因笑道:“实不相瞒,昨晚上我忙得没有吃饭。简直作梦都在吃饭。”两个学徒,自不便和他再说什么。

李步祥吃了两碗冷饭,也不好意思再吃了。再回到楼上,打算把那位要去买大批黄金储蓄的陈先生叫醒。到那床头面前一看,却是无人,而且铺盖卷也不曾打开,干脆,人家是连夜去办这件事去了。他这一刺激,更透着兴奋,便将皮包里现钞,重复点数两遍,觉得没有错误了,夹着皮包就向大街走。

这正是早雾弥漫的时候不见天色。因为重庆春季的雾和冬季的雾不同。冬季是整日黑沉沉的,像是将夜的时间。春季的雾起自半夜,可能早间八九点钟就消失,它不是黑的,也不会高升,只是白茫茫的一片云烟,罩在地上。在野外,并可以看到雾像天上的云团,卷着阵势,向面前扑来。天将亮未亮,正是雾势浓重的时候。马路两旁的人家,全让白雾埋了,只有面前五尺以内,才有东西可以看清。电杆上的路灯,在白雾里只发出一团黄光,路上除了赶早操的国民兵,偶然在一处聚结,此外都是无人。

<!--PAGE14-->李步祥放开了步子,在空洞的大街上跑,径直地向陶伯笙家走去。到了那里,天也就快亮了,在云雾缥缈里面,那杂货店紧紧地闭上了两扇木板门。他虽然知道这时候敲人家的店门,是最不受欢迎的事,可是和陶伯笙有约,不能不去叫起他。只得硬了头皮冬冬地将门捶上几下,到底陶伯笙也是有心人,在他敲门不到五分钟,他就开门迎他进去了。经过那杂货店店堂的时候,柜台里搭着小铺睡觉的人,却把头缩在被里叽咕着道:“啥子事这样乱整?那里有金子抢吗?”

李步祥跟着主人到屋子里,低声问道:“他们知道我们买金子?”陶伯笙笑道:“他们不过是譬方话说说罢了。”说着自行到厨房里去盥水洗脸冲茶,又捧出了几个甜面包来,请客人用早点。李步祥道:“昨晚上你也没有吃晚饭?这一晚,可真饿得难受。”

陶伯笙倒不解何以有此一问,正诧异着,还不曾回问过来。却听到门外有人接嘴道:“陶先生还没有走啦,那就很好。”随着这话进来的是隔壁魏太太。陶伯笙笑道:“啊!魏太太这样早?”她似乎长衣服都没有扣好,外面将呢大衣紧紧地裹着,两手插在大衣袋里。她扛了两扛肩膀,笑道:“我不和你们犯了一样毛病吗?”陶伯笙道:“魏太太也预备作黄金储蓄?要几两?你把钱交给我吧,我一定代劳。”魏太太摇摇头道:“日子还过不下去,哪里来的钱买金子?我说和你们犯一样的毛病,是失眠症,并不是黄金迷。”

陶伯笙道:“可是魏太太这样早来了必有所谓。”她笑了一笑道:“那自然。有道是不为利息,谁肯早起?我听说你是和范先生办黄金储蓄的,今天一定可以见到面。我托你带个信给他,我借他的两万元,这两天,手上实在是窘,还不出来,可否让我缓一步还他?”陶伯笙笑道:“赌博场上的钱,何必那样认真?而且老范是整百两买金子的人,这一点点小款子,你何必老早的起来托我转商?我相信他不在乎。”魏太太道:“那可不能那样说。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我是亲手在人家那里借了两万元来的。借债的还钱……”

陶伯笙正在捡理着本票现钞,向大皮包里放着。他很怕这大数目有什么错误,不愿魏太太从中打搅,便摇手拦着道:“你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不用多说了。我今天见着他,一定把你的话转达,可是我要见不着他呢,是不是耽误你的事?你这样起早自然是急于要将这句话转达到那里去。我看你还是自己去一趟吧。我写个地点给你。”说着,他取出西服口袋里的自来水笔,将自己的卡片,写了两行字在上面。因道:“上午十一点到十二点,下午三点到五点,他总会在写字间坐一会子的。”

<!--PAGE15-->魏太太接过名片看了一看,笑道:“老范还有写字间呢。”陶伯笙道:“那是什么话。人家作到几千万的生意,会连一个接洽买卖的地方没有吗?”他口里虽然是这样说话,手上的动作,还是很忙的。说着,把皮包夹在肋下,手里还捏了半个小面包向嘴里塞了去。

魏太太知道人家是去抢买金子,事关重大,也就不再和他说话。陶伯笙匆匆地走出大门,天色已经大亮。李步祥又吃了三个小面包,又喝了一碗热开水,肚子里已经很是充实。跟在陶伯笙后面,由浓雾里钻着走。

街上的店户,当然还是没有开门,除了遇到成群的早操壮丁,还是很少见着行人。陶伯笙道:“老李,现在还不到七点钟,我们来得早一点了吧?”他笑道:“我们挨庙门进,上头一炷香,早早办完了手续回家,先苦后甜不也很好吗?”陶伯笙道:“那也好,反正走来了还有走回去之理?”

两人穿过了两条街,见十字街头,有群人影子,在白雾里晃动,其初也以为是上早操的。到了附近,看出来了,全是便装市民,而且有女人,也有老人。他们挨着人家屋檐下,一字儿成单行站着。有些人手上,还捏着一叠钞票。陶伯笙道:“怎么着,这个地方也可以登记吗?”

李步祥哈哈笑道:“老兄,你也不看人家穿些什么衣服,脸上有没有血色吗?他们全是来挤平价布的。你向来没有起过大早,所以没见过。这前面是花纱局一个平价供应站,经常每日早上,有这些人来排班挤着的。挤到了柜台边每人可以出六七成的市价买到一丈五尺布。布有黑的,有蓝的,也有白的,但都粗得很,反正我们不好意思穿上身,所以你也就不会注意到这件事。”

陶伯笙听他这话,向前走着看去,果然关着铺门的门板上,贴了不少布告,机关没有开门,那机关牌子,也就没有挂出来。那些在屋檐下排班的市民,一个接着一个,后面人的胸脯紧贴了前面人的脊梁,后面人的眼睛望了前面人的后脑勺,大家像是发了神经病似地这样站着。陶伯笙笑道:“为了这一丈五尺便宜布,这样早的在这里发呆,穿不起新衣服,就少穿一件衣服吧。”

李步祥道:“你这又是外行话了。在这里挤平价布的人,哪里全是买了布自己去穿?他们里面,总有一半是作倒把生意的,买到了布,再又转手去卖给别人。”陶伯笙道:“这不是要凭身份证,才可以买到的吗?”他道:“有时候也可以不要身份证,就是要身份证,他们配给的人,根本是连骂带喝,人头上递钱,人头上递布,凭一张身份证,每月配给一回,既不问话,也不对相片,倒把的人,亲戚朋友里面,什么地方借不到身份证?所以他们每天来挤一次,比作什么小生意都强。”

<!--PAGE16-->他还要继续地谈。陶伯笙猛可地省悟过来,笑道:“老兄,我们来晚了,快走吧。你想只一丈五尺平价布的事情,人家还是这样天不亮来排班,我们作的那买卖,怎么能和这东西打比,恐怕那大门口已是挤破了头了。”李步祥说句不见得,可也就提开了脚步走。一口气跑到中央银行附近,在白雾漫漫的街上,早看到店铺屋檐下,有一串排班的人影,陶伯笙跌着脚先说声:“糟了。”

原来重庆的中央银行,在一条干路的横街上,叫打铜街。这条横街,只有三四幢立体式洋楼。他两人一看这排班的人,已是拉着一字长蛇阵转过弯来,横弯到了干路的民族路上。两人且不排班,先站到了横街头上,向那边张望一下。见那长蛇阵阵头,已是伸进到白雾里去,银行大门还看不见呢。但二人依然不放心这个看法,还是走向前去。直到银行门外,看清楚了人家是双扉紧闭。

站在门外的第一个人,二十来岁,身穿蓝布大褂,端端正正的,将一顶陈旧的盆式呢帽,戴在脑袋顶上,像个店伙的样子。陶伯笙低声道:“老李,你看,这种人也来买黄金储蓄。”他笑道:“你不要外行。这是代表老板来站班的。到了时候,老板自然会上场。我们快去上班吧。”说着,赶快由蛇头跑向蛇尾。就在他们这样走上去的时候,就有四五个人向阵尾上加了进去。陶伯笙道:“好!我们这观阵一番,起码是落伍在十人以后了。”于是李先生在前,陶先生在后,立刻向长蛇阵尾加入。

这是马路的人行便路上。重庆的现代都市化,虽是具体而微的,但因为和上海汉口在扬子江边一条线上,所以大都市里要有的东西,大概都有。他们所站的是水泥面路,经过昨晚和今晨的浓雾浸润,已是湿黏黏的,而空间的宿雾,又没有收尽,稀薄的白烟,在街头移动,落到人身上和脸上,似乎有一种凉意。

陶李二人初站半小时的一阶段,倒没有什么感觉,反正在街上等候长途汽车,那也是常事。可是到了半多时后,就渐渐地感到不好受。第一是这个站班,不如等汽车那样自由,爱等就等,不等就叫人力车走,现在站上了可不敢离开,回头看看阵脚,又拉长了十家铺面以上,站的阵尾,变成阵中段了。这越发不敢走开,离开再加入,就是百十个单位的退后。第二是这湿黏黏的水泥便道和人脚下的皮鞋硬碰硬,已是不大好受,加之有股凉气由脚心里向上冒,让人极不舒服。说也奇怪,站着应该两条腿吃力,站久了,却让脊梁骨也吃力。坐是没有坐的地方的,横过来站着,又妨碍着前后站着的邻居,唯一的法子,只有把身体斜站着。斜站了不合适,就蹲在地下。

陶伯笙是个瘦子,最不能让身体受疲劳。他这样站班,还是第一次,在不能支持的情况下,只好蹲着了。可是他个子小,蹲了下去,更显着小,整条长蛇阵的当中,有这么个人蹲着,简直没有人理会脚底下有人。但在人阵当中蹲下去一个人,究竟是有空当的。陶伯笙的前面是李步祥,是个胖子,倒可抵了视线。他后面恰是个中年妇人,妇人后面,又是个小个人,在最后面的人,看到前面有空当,以为有人出缺,就向前推,那妇人向前一歪,几乎压在陶伯笙身上。吓得他立刻站了起来,大叫道:“挤不得,乱了秩序,警察会来赶出班去的。”

<!--PAGE17-->那妇人身子扭了两扭,也骂道:“挤什么?”她接着说了句成语道:“那里有金子抢吗?”人丛中有两位幽默地笑道:“可不就为了这个,前面中央银行里就有金子。不过抢字加上个买字罢了。不为抢金子,还不来呢。”于是很多人随着笑了。李步祥回转头来向陶伯笙道:“硬邦邦笔挺挺站在这里,真是枯燥无味,来一点噱头也好。”老陶没有说什么话,笑着摇了两摇头。

又是二十分钟,来了救星了。乃是卖报的贩子,肋下夹了一大叠报,到阵头上来作投机生意。陶李两人同时招手,叫着买报。可是其他站班的人,也和他二人一样,全觉得无聊,急于要找报纸来解闷,招着手要报的人,就有全队的半数。那报贩子反正知道他们不能离开岗位,又没有第二个同行。他竟是挨着单位,一个个地卖了过来。

好容易卖到身边,才知道是重庆最没有地位的一张报纸,平常连报名字都不大听到过。但是现在也不问它了,两人各买了一张,站着捧了看。先是看要闻,后是看社会新闻。战时的重庆报纸,是没有副刊的,最后,只好看那向不关心的社论了。直把全张报纸看完,两手都有些不能负荷,便把报纸叠了,放在衣袋里。

陶伯笙向李步祥摇头道:“这日子真不容易挨,我觉得比在防空洞里的时候要难过些。”李步祥笑道:“那究竟比躲防空洞滋味好些。到少,这用不着害怕。”在李步祥面前的,正是一位北方朋友,高大的个子,方面大耳,看他平素为人,大概都干着爽快一类的事情。他将两手抱住身上穿的草绿呢中山服,一摆头道:“他妈的,搭什么架子,还不开门。咱们把他揍开来。”

李步祥把身上的马表掏出来看看,笑道:“倒不能怨人家银行,才八点钟呢。银行向来是九点钟开门的。”那北方朋友道:“他看到大门外站了这多人,不会早点开门吗?早开门早完事,他自己也痛快吧。我真想不干了。”说着,抬出了一只脚去。

李步祥道:“老兄,你来得比我还早。现在银行快开门了。你这个时候走岂不是前功尽弃?你离开了这队伍,再想挤进来,那是不行的。”那位北方人听了这话,又把脚缩了回去。笑着摇摇头道:“我自己无所谓,有钱在手,不作黄金储蓄,还怕作不到别的生意吗?唉!可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想这队伍里面,一定有不少同志,都奉了内阁的命令来办理。今天要是定不到黄金储蓄,回到家里,就是个漏子。”他这么一说,前后好几位都笑了。

又过了二十来分钟,队伍前面一阵纷扰,人也就是一阵汹涌。可是究竟有钱买金子的人和买平价布的人不同,阵线虽然动了,却是一直线地向前移进,并没有哪个离开了阵线在阵外抢先。李步祥随了北方人的脚跟,陶伯笙又随了他的脚跟,在水泥路面上,移着步子。

<!--PAGE18-->这时,宿雾已完全消失,东方高升的太阳,照着面前五层高楼的中央银行巍巍在外。银行门口,根本就有两道铁栏杆,是分开行人进出路线的。这个掘金队,一串的人,由铁栏杆夹缝里,溜进中央银行大门。门口已有两名警察两名宪兵,全副武装分立在门两边,加以保护。他们看了这些人,好像看到了卓别林主演的《淘金记》一样,都忍不住一种轻薄的微笑。眼光也就向每个排队的黄金储户脸上射着。陶伯笙见人家眼光射到他身上,也有点难为情。但转念一想,来的也不是我陶某一个人,我又不是偷金子来了,怕什么?于是正着面孔走了过去。

<!--PAGE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