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消息不能散文化(1 / 2)

《新闻出版报》开展关于“消息散文化”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要寻求消息写作的新突破,就要消息散文化,有的认为不能,争论很激烈。其实这个问题在新闻界谈论已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新闻写作和散文创作的体验,我认为还是不提“消息散文化”为好。要弄清这个问题,得从新闻与文学的区别、联系及新闻写作的实践来分析。

一、新闻与文学的本质不同

新闻与文学,因为都是文字作品,常常被认为是一家,初学者更易混为一体。其实它们在本质上有严格的区别,简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大致可以举出有十二个方面的不同。

一、在本质上,新闻是信息,文学是艺术。

二、在功能上,新闻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文学是提供审美,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三、在选材上,新闻以事为主,虽然也有人,但是以事带人;文学以人为主,虽然也有事,但是以人领事。有人无事不成新闻,有事无人不成文学。

四、在作品的视点上,新闻是面对社会,文学是面对个体的人。新闻作品的效果主要看它作用于社会的回响。看它对社会(政府、政策、形势、风尚等等)的推动与影响。比如许多新闻就为政府、社会机构、企业、团体所关注。而文学却不会这样,它只作用于人,是通过对人心、人情的打动,通过审美功能而发挥社会功能。

五、在构思上,新闻要绝对真实,文学却常用虚构。

六、在写作过程上,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对新闻来说,采到了一个好题材,稿件就成功了一多半;对文学来说,作品主要靠加工,包括素材的重构。

七、在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新闻要求尽量地淡化形式,以免喧宾夺主;文学则尽量强化形式,以增强渲染效果。

八、在处理作者主体上,新闻要求无我,尽量客观,不带感情色彩;文学则讲究有我,作品就是作者的影子、作者的心声。

九、在文章风格上,新闻重直白,文学重修饰。

十、在修辞分野上,新闻属消极修辞,文学属积极修辞。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将修辞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适宜带感情色彩和艺术色彩的文体,即文学作品使用,如我们在散文、小说、诗歌中大量用到比喻、拟人、双关、对仗、拈连、顶真等修辞格。另一类是消极的,适宜严肃、客观的文体使用,如公文、公告、教科书等,新闻也属于这一类。通讯可适当增加一点积极修辞,介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报告文学又可以更多一点,但是消息是典型的新闻,它力戒华丽,基本用消极修辞。

十一、在文章结构上,新闻力求简明,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显著的位置;文学则求变化,将作者的思想深藏于复杂新颖的形式之中。

十二、在审美取向上,新闻求质朴简洁的美,文学求绚丽多彩的美。新闻的本质不是艺术,但是它也讲美,不过它主要是靠事实本身内在的美,而不重装饰美。新闻是健美比赛中的运动员,尽量要少着装,以突出体格的强健。文学是台上的舞蹈演员,必须借助服装灯光,以表现美的韵律、韵味。新闻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文学是“花团锦簇满园春”。

以上我们列举了十二个方面的不同,大概还可以举出一些,最主要的是本质和功能的不同,由此决定了各自风格的不同,新闻是用直白的风格突出客观的信息,文学是用含蓄的风格表达内心世界。所以新闻的典型文体——消息,与文学的典型文体——散文,二者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消息不可能散文化。世界上的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规律限定了它们之间可以见好就学,但是不能一学就化。否则,化来化去也就不成大千世界了。

那么,散文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散文作为较集中体现文学特点的纯文学,它的审美功能更强。比如,它不同于以报道事件、人物为主的报告文学,也不同于以娱乐消遣为主的商品文学。它有三个美的层次。第一层是描写的美,如绘画中的素描;第二层是意境的美,如绘画中的写意;第三层是哲理的美,如绘画中的抽象画。一篇好的散文起码要具备其中一个层次,那些上乘之作就要兼具两个或三个层次。我们以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为例,“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是描写的美;“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这是意境的美;最后推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哲理的美。这是散文的最高境界,所以这篇文章传诵千古。既然我们说消息散文化,就是要向散文的最高标准看齐,要学这三个美,达到这三个层次,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且不说三个层次,就是“化”到其中的一个层次,也会有损于新闻的个性,妨害它的功能。新闻之美和文学之美不能混淆,这就像舞台上的戏装很美,台步也很美,但是我们要是在马路上穿戏装、走台步,就不美了。质之不同,势所异也。

二、新闻向文学的有限借鉴

新闻与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它们能不能相互借鉴呢?能,因为它们之间还有相通之处,可以作有限的借鉴。事实上一切的借鉴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全盘化来。

新闻与文学的相通相似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语言,二是典型,三是形象思维。不过这三个方面,文学更广大、更丰富,新闻与之相重相叠的只是一个小角。文学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新闻是一个傍岸的海湾,文学是连绵起伏的山野,新闻是一块山谷间的平原。比如在语言上,新闻只取消极修辞,偶用积极修辞。在典型上,文学可以塑造,新闻只能选择。在形象思维上,文学可以广为遐想,新闻却只限于形象的再现,所谓“现场感”,这样说丝毫没有小新闻、大文学的意思,因为反过来,从真实性,从直接的社会效果来说新闻又是海,而文学只是湖了。分工不同,角度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