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 2)

和季敩说了这么多话,王守仁觉得筋疲力尽,可眼下要做的事太多,千头万绪的,只能强打精神又伏在案上写起奏章来。正忙得昏天黑地,杏儿手里捧着一盘水果进来,笑着说:“先生歇歇吧,别老是动脑子了。”

有杏儿在面前说说话,守仁就有天大的心思也能放下一小半。当下把笔搁在一边,微微叹了口气:“眼前这一仗,打败了就算,若打胜了,我也该致仕了。”

以前王守仁说要致仕,是因为他心里有比做官更大的志向,一心要去讲“圣人之学”;今天他说致仕,却是灰心丧气,说了句没有志气的话……

见守仁这副灰溜溜的样子,杏儿不知他又碰上什么愁事了,就先顺着他的话说:“致仕也好。先生并没有做官的心,就此不做了,喜欢讲学,就一心讲学。”把守仁哄了几句,这才问,“打仗的事都安排得顺当吗?”

“眼前有三万兵马了,只等宁王出南昌,我们就衔尾攻打,宁王若是聪明人,我们一定制不住他,可他要是糊涂犹豫,很快就会被收拾掉。”

杏儿笑道:“我看宁王一定是个糊涂人,很快就会被先生收拾了。”

杏儿一句话把守仁也逗笑了:“你怎么知道宁王是糊涂人?”

宁王哪里糊涂,杏儿根本不知道,让守仁这一问立刻语塞,想了半天才说:“因为先生是天下第一聪明人,碰上了你,人人都变成糊涂人了,所以宁王就算原本不糊涂,现在也成糊涂人了。”说到这儿也知道全是胡搅,又笑着说,“我这可是大道理哦,先生不要驳我,驳也驳不倒的。”

听杏儿说得有趣,守仁笑着问:“怎么驳不倒?”

杏儿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可心里的鬼点子倒不少,现在她早已想出一个鬼主意来了:“要是先生认同我的话,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天下第一聪明人了;要是不认同,来驳我,驳得本丫头没话说了,也只能更加证明先生的聪明罢了。”

杏儿这番妙语把王守仁逗得哈哈大笑。心情一好,才觉出自己刚才分明是有些灰了心。现在这一笑,倒把心里那一层灰蒙蒙的阴霾冲散了,不觉又鼓起勇气:“宁王谋反是震天动地的大事,究其缘故,都是陛下这几年纵放私欲、任性而为造成的恶果。眼下虽然还不能说酿成巨祸,可一场刀兵之劫是躲不过了,死的都是百姓……自从正德二年上疏至今,我有十多年没上过劝谏的奏章了,这次想借着宁王谋反之事上一道奏章,把话说得硬一些,好好劝劝皇帝。”

听守仁说要上奏劝正德皇帝,杏儿心里暗暗吃惊。

天下人都知道正德皇帝是个什么东西,这个人不识好歹、狗屁不通,根本不听人劝!劝他不听就罢了,要是急了眼,一口咬过来,倒让那好心劝谏的人脱皮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