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 / 2)

张永说话的时候,江彬一直在旁边揣测他的意思,可江彬是个粗鲁的武将,动心眼他还真不如张永,张永话里的意思,他连一半也猜不到。

既然猜不透张永的企图,江彬只好转过头来看着皇上的脸色,见朱厚照的神色似乎是在默认,江彬也就不好去驳张永了。

可江彬本是一员能打硬仗的猛将,此番跟着朱厚照出来,是一心想要亲自扫平宁王叛乱的,想不到一场大功全被王守仁抢去了,自己白跑一趟,哪里甘心?再说,王守仁早前曾借着宁王谋反的机会给皇帝上过一道《奏闻宸濠伪造檄榜疏》,内里言辞刚烈,直斥朝中的“奸雄”,所说的其实就是江彬,这道奏章江彬已经看到,内心深恨王守仁,也想借这个机会拔掉这根眼中钉,至少不能让王守仁独得平叛大功,顺利地封妻荫子,否则将来王守仁一旦进了京,受了重用,必是自己在朝堂上的一个对头。

可眼下王守仁躲在杭州养病,那里是张永的地盘,江彬的手伸不过去。如果顺着张永的意思,让王守仁担任江西巡抚,自己再带着军马直奔南昌,那时候就和王守仁面对面了。以江彬的权势,在南昌城里收拾王守仁,反倒容易得多。

想到这儿,江彬忙笑着说:“张公公说得也在理,扬州、南京都是好地方,皇上一定要玩个痛快,不过南昌也不可不去。这样吧,就让王守仁去当江西巡抚,臣和许泰、张忠也带一支军马先到南昌,给陛下打个前站,同时跟王守仁商量一下,如果王守仁愿意把宸濠等人押回南昌,陛下随后而来,‘御驾亲征’,旁人也就不敢说什么了。”说到这儿,故意转头问张永,“张公公觉得这样好不好?”

江彬的心计,张永全都看透了。此人一心要去南昌,完全是为了争功,可他刚才使了巧计,故意把安边伯许泰、提督军务太监张忠一起拉了进来,这三个人拧成一股绳了,张永在皇帝面前就显得势单力孤,只得说:“还是皇上拿主意吧。”

到这时候朱厚照对将来去不去南昌也不是很在意了,可眼看江彬很是热心,愿意给自己打前站,他又觉得这样也好。对江彬说:“既然这样,你就带人先过去吧,朕在南京住些日子再走。”

见自己到底占了上风,江彬心里暗暗得意。

眼看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朱厚照也懒得再费这些脑筋了:“这扬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张永忙说:“老奴知道一个茱萸湾,水清鱼肥,最适合垂钓,不知陛下有兴致吗?”

朱厚照天性最喜欢钓鱼打猎,一听有这么个好地方,立刻来了精神:“好,今晚就去茱萸湾走走。”张永忙躬身道:“那老奴先去叫他们准备准备。”弓着腰退出去了。

江彬也笑嘻嘻地凑上来:“臣还打听到扬州城里有一个琼花观,听说这观里有一株千年琼花,结出的花朵大如车轮,色白如玉,号称‘天下无双’,不如就叫扬州府献上几枝,让陛下赏玩。”

朱厚照对什么琼花兴趣并不大,随便点点头,却又想起另一件事来,对江彬说:“朕在济宁的时候曾经微服出巡过两次,看到一间杀猪卖肉的作坊,眼看着那些粗人宰杀生猪,不知怎么心里觉得不痛快。”

朱厚照只说觉得心里有些“不痛快”,却并没说自己为什么会不痛快。江彬这里凝神一想,倒也猜出了答案。原来朱厚照的生肖属猪,而他自己又姓朱,这个大明朝的国姓正巧和“猪”同音,不知怎么,大概是这位皇帝幼稚到了极点,闲极无聊,竟把自己和“猪”联想到一处去了!

这是一个极其荒唐可笑的念头,皇帝这样想,是在自贬自损,身边的臣子们谁要接了话茬,也就等于在侮辱皇室。所以要是旁人听了这些话,只能是把头一低,混过去就算完事了,绝不会对皇帝进一言。可江彬这个人粗鲁无知,又一门心思不顾一切地要讨好皇帝,也没往深处想,立刻说道:“陛下这个考虑实在很有道理!猪之一类冲犯国姓,甚是不合,臣还常听人说,吃猪肉者容易生恶疮,也不是什么好事,臣觉得陛下干脆下一道旨,禁止天下养猪,而令百姓多养牛羊以代之,这样又避了讳,又不致因食肉而生疮疾,一举两得,也是陛下一番爱民之心了。”

说实话,要说禁止天下人养猪、吃猪肉是“爱民之心”,朱厚照自己都不信,可他是个幼稚软弱的人,动了一个荒唐念头就会一直挂在心里,怎么也除不去,又听江彬好歹给他找了个借口,一时来了兴头,就说:“你这么说也有道理。可是如果下这样的旨,只怕内阁知道了要闹。”

“臣觉得未必要发圣旨,如今陛下以威武大将军身份御驾亲征,就以‘威武大将军’之名发一道钧帖即可。钧帖不同于圣旨,无须经过内阁,文出令成,最方便的。”

眼看江彬心思又细,心眼又热,把什么都弄得妥当,朱厚照大喜:“好,这一道钧帖就由你去写吧。”随即吩咐身边的人,“备膳,吃了饭就去茱萸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