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 / 2)

有这一声吆喝,京军士卒齐声呐喊,刀枪乱舞,几千人把一群锦衣卫团团围住,一个个乱喊乱叫:“你们这帮穿黄皮的狗,自以为是皇上老子养的,就敢把天下人都咬了?都跪下给爷爷们认错,不然立刻宰了你们!”

眼看军士们竟要哗变,这些锦衣卫吓得魂都掉了,缩在一角动也不敢动。正在这时候,王守仁带着几个人飞赶过来。

军士哗变非同小可,真要闹起事来,南昌城里立刻就会血流成河!这样的事王守仁不能不管,急急忙忙赶了过来,眼看众人虽然剑拔弩张,毕竟还没动手,急切之间,守仁已经想出个主意来,扬起手来冲着军士们高叫:“诸位不要急,且听本院说一句话:在街巷里搭建席棚,确是阻住了道路,本官已和京军统领官员商定,在南昌城门外重新搭起席棚,那里地方宽敞,大家也都方便。席棚今日就可以搭好,照样施医舍药!”又指着锦衣卫的人说,“这些旗校也是奉命行事,只是做得急了些,大家不要计较!拜托各位,拜托各位……”说着拦在锦衣卫前头一个劲地给军士们打躬作揖。

有王守仁在这儿遮着,军士们好歹没有闹起来。这帮锦衣卫眼看有了空子,赶紧收起刀,一声不响溜了出去。

这边王守仁急忙派人把赶散了的郎中又请回来,又让南昌府衙门出面,在南昌七门外各搭一座席棚,请郎中们在城门外坐诊,照样施医舍药,好歹把这一场兵变压了下去。

这时候守仁又想了一个主意,专门钉了一批棺木,病死的军士,就由南昌官府舍给棺木,或就地埋葬,或焚化了,暂时把骨灰存放在庙里,等回程时,由死者的同乡带回老家。

到这时候,南昌城里四万军士个个都知道了“王都堂”三个字,也都念起南昌地方官的好处来了,再有什么纠纷吵嚷,地方官来和京军的官校们说,也说得通了,大家笑脸相对,面子上全都过得去,很多事都有得商量了。

又过了两日,王守仁发下旗牌从各地借调来的军粮运到南昌,赈灾的米也逐日运到,当兵的吃饱了肚子,南昌城里的百姓也好歹有一碗粥喝,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些了。

眼瞅着南昌城里所有人的日子都好过了,江彬、许泰、张忠这几个人却觉得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这几个人早知道王守仁难斗,可再怎么他们也想不到,王守仁竟有这么大的本事,不知动了什么脑筋,硬是把几万京军的军心拉了过去!江彬这些人在京师横行这些年,一半靠的是皇帝的宠信,一半就是军权,现在他们手里的军队居然背弃他们,跑去跟王守仁这伙人亲近,江彬觉得自己的脊梁骨都软了。

这么下去,江彬他们这帮人还拿什么在朝廷里混?

“都督,我看还是把军马调到城外驻扎吧?”

江彬看了许泰一眼,没有吭声。其实他心里也有这个想法,可江彬又觉得,一旦兵马退出南昌,就等于自己输给了这个江西巡抚,输给了南昌城的百姓,那以后再想和王守仁争功,在南昌城里掠财,就都做不到了。

于是江彬沉下脸来:“许大人,眼下诸事不顺,皆因我等心慈手软,太纵容这个王守仁了。对这些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客气,否则他们就会越发难治。”

听江彬说这样的狠话,张忠问了一句:“江大人想如何治他?”

在这上头江彬已经有了主意,只是看眼前这两个人胆子小,不想把主意说给他们听,冷冷地说了一句:“张公公不要问,几天之内必有一场好戏。到时候一定叫王守仁跪在我等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