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然是我们国家的人民所最期望向之获取精神与多数物资援助的国家。我们在这一方面并不失望。如众所周知的,你们的财政部根据银元购物法案的规定购买了我们全国大量的银元,这件事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还有美国进出口银行于去年十二月给予中国贸易公司一笔美金两千五百万元的贷款。这笔贷款间接的使中国建立信用而因之获得其他国家美金五千万元的贷款。美国这笔两千五百万元的贷款援助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尤其是贷款时正当我们失去广州,士气低落之时,进出口银行贷款的数目虽然不大,但是那笔贷款大大的鼓起了中国的民心士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困苦艰难之时,朋友们并没有抛弃他们。
一九三九年七月二十六日美国政府给予中国以同样鼓励的作用,那一天美国通知日本废除一九一一年签定的商业与航运的条约。那时候正当英国在东京向日本让步之时,中国正在疑惑究竟会从那个让步受到多少损害与困难,而美国政府的行动使我们获得精神的鼓励,和士气的提高。
所以我说中国获得比所敢期望的更多的外援,我也说如果没有这些外援,中国确实无法能够有那么大的战绩。这些话并非过甚其辞。
上面所述的为中日战争过去二十五个月的简略报告。
那么将来的情况呢?
考虑到中国战争的前途时,我们绝不可存有日本军方突然醒悟或者人民发起社会革命的可能性。战争的前瞻只有两个方向:
(一)假如国际情况没有重大改变,这个战争会长期地延续下去直到日本被经济的困难所逼而接受一种“朴斯茅斯的和平”,那就是没有胜利的和平。
(二)但是假如国际情势发生激烈的变化,假如日本变成为轴心国之一员,又假如太平洋大战发生,则中日战争成为世界问题的一部分,无法单独结束。
第一个可能性是不难想像的。假如没有激烈的变化,假如欧洲和太平洋没有发生大战,假如没有第三国卷入此战争中,中国唯一的路就是继续打下去,再打两年、三年、五年,一直到日本为经济的压力所拖垮。一九一八年十一月欧战休战时,德军还占有比利时和法国的大部分土地,但是德国是被打败了。
假如爱好和平而目前正供应日本铁、石油、铜、镍、棉花与其他物资的国家能够有效的实施对日禁运的话,日本会更迅速崩溃下来的。日本处在今日经济的困难中,只要用外力加强对日的压力,将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日本并不希望一个长期战争,他们所希望的是迅速征服中国。他们希望促成国际情况的突变,使国际情况不再有利于中国的抗战,而迅速结束战争。
日本知道无法能阻止苏俄援助中国,而日本至少目前尚未公开注意到美国对中国的财政援助。
日本把战争长期延续下去的责任归咎于英国,一年多以来日本军方发动强烈的反英运动,在一九三九年六月十四日,日军开始封锁天津的英法租界,这时日军对英国侮辱的话使英首相张伯伦大为冒火。虽然英日终于达成天津租界的协议,可是在日本本国和在日本占领下的中国沦陷区的反英运动仍有增无减。日本想用武力威胁逼英国屈服,因为他们知道英国在欧洲有事,故对亚洲将无法兼顾,而且英国在中国的很多生命和财产需加保护。所以英国人不敢冒触怒日本之险。
所有读到八月四日张伯伦演说的人都会同情英国今日处境的困难。张伯伦在演说时详述日本军方所善加利用的英国背景。
结果国际情势不但不利日本,而且敌视日本,美国已通知日本政府关于六个月后废除“美日商约”。英国下议院也在讨论废除“英日商约”。甚至爱好和平的张伯伦都公开警告日本说“在某种情况之下”英国“会认为有派舰队前往的必要”。
日本军封锁天津租界不久,美国销路很广的几个报纸突然改变其平常孤立主义的论调,而公开主张英美海军联合封锁日本的意见,这是很具有意义的事。
日本逼英国屈膝的事会成功吗?日本会冒着西太平洋大战的危险不断施行其敲诈的行为吗?日本会和欧洲侵略者合作共同发起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吗?
我们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只能说中日战争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我们现在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事件乃是世界大战后世界新秩序寿终正寝的开端。也清楚的看到后来德、意、日对衣索比亚、西班牙、中国、奥地利、捷克和阿尔巴尼亚的侵略行为乃是国际混乱状态一般现象的自然发展。我们现在清楚的看到花费了两千亿美元八百五十万条生命所造成的战后新秩序是经不起满洲、衣索比亚和西班牙等事例严酷的试验的,而现在这个新秩序业已寿终正寝。因此各国需要本身的军事力量来保护自己,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渐渐来临。
罗斯福总统两年前在芝加哥发表有名的演说,那篇演说辞在今日或许比当时更易了解。今日听来,似乎是篇预言:
世界不法行为的流行症正在蔓延中。
一个身体上的流行症蔓延时,社会赞成和参加防疫和隔离病人运动以保护社会人士的健康,并防止疫病的蔓延。
假如我们要有一个大家可以自由呼吸和毫无恐惧和亲睦相处的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同心协力支持和平可得安全保障的法律和原则。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同心协力反对那些毁坏条约的人,反对那些不顾人道,正在制造国际混乱和不安定的人,仅靠孤立和中立是无法阻止他们的。
要维护和平,必须要有积极的作为。
今日世界的问题还是罗斯福总统两年前所清楚看到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开始就不仅仅是中日的问题,那一直都是“积极维护和平的作为”和“防疫隔离”国际混乱状态的问题。
所以今日要提出的题目是政治手腕是否可阻止即将来临的世界大战,并以有效的方法但不诉之武力来重建正在摇摇欲坠的世界秩序吗?或者是否人类必须再经过一次血和炮火的洗礼后才能带来某种国际新秩序吗?
十月与十一月可资纪念的节日很多,例如中国国庆日、欧战休战日、罗斯福总统芝加哥演讲周年、《九国公约》签字国在比京集会两周年纪念等。在纪念这些节日时,我们免不了想到此等节日所纪念的事迹,尤其是目前远东冲突的问题。吾人必须解决其根本的问题才能满意地解决此项远东冲突的问题。
两年前在这个城市我曾在演讲时指出远东问题背后的两个冲突:(一)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国家主义合理的希望之冲突;(二)日本军国主义与一个世界新秩序的道德限制之冲突。今日我仍旧相信这两个冲突的正确性,可是我现在认为这两个冲突是密切相关连的。
要认识这些问题的密切关系,我们必须远溯数十年前的历史。今天七大强国之三:德、意、日,在一八七〇年左右获得内部的团结,并开始参加殖民帝国之列,他们三国在参加时已经太迟,所以自称为“没有”的国家,而意图在李普曼所谓“外交赌注”的地区遂行其扩展活动。该等地区广袤庞大,资源丰富,但政府懦弱,无法抗拒外来的侵略。这些“外交赌注”的地区包括非洲、阿拉伯、波斯、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和中国。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间“弱肉强食”的原则十分猖獗。
国际战火是这些帝国主义的争夺所引起的。事实上一九〇〇年在中国就爆发了一次八国联军(其中包括美日两国)的国际战争。八国联军攻陷塘沽占领北京,同时沙皇的俄军涌入满洲。各国瓜分中国呼声震天价响,那时为分赃不均而可能发生世界大战之危险很大。
在刚要转入二十世纪时之远东国际战争的危险终于为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伊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声明所扭转过来。在拳匪之乱时,由于美国坚主中国门户开放,英国支持该项主张,使具有更大侵略性的俄、德、日有所顾忌,稍敛凶焰。结果联军签订和约,把军队撤出中国。中国于是获救,免于沦丧之祸。
于是远东秩序奠基于门户开放政策。一切有关中国的条约均加入此一政策的考虑。
一九二二年《九国公约》所列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则十分明确。其第一条所述各款如下:
(一)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与行政权的完整;
(二)给中国以充足和不受妨碍的机会来发展和维持一个有效和安定的政府;
(三)各签字国利用他们的势力来建立和维持在中国领土上各国工商机会均等的原则;
(四)不得利用中国情况乘机获取有害于友邦公民利益之特权,不得鼓动不利于各该友邦安全之活动。
由此看来,门户开放主义不仅是经济政策,而且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原则。诸如尊重中国主权的完整和给予充分发展一个有效和安定政府的机会等,就可以说明其政治的含义。而且工商机会也是依靠中国政治安定、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前提而实施的。
于是远东国际秩序自然而然成为战后世界新秩序的一部分。不但国联,而且一切理想主义的条约也均支持该一新秩序。也就是为了这个新秩序,才使中国在本世纪最初的三十年得以免受侵略,使中国得以渐次发展一个有效与安定政府,特别是两次革命(1911~12;1926~27)的成功。一九二七年后,中国向全世界证明她具有发展和维持一个现代化政府的能力。全国也逐渐统一团结。
可是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不幸却不为其邻邦日本之所喜。日本军人尤其是少壮派老早就认为日本有统治东亚甚至全世界的神圣任务。他们不容许中国统一团结起来,现代化起来。于是决定在中国获得安定和强盛之前要粉碎国家主义的中国。所以八年前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夜里,沈阳的日军制造“沈阳事件”,几个月后日军占领了满洲三省的大部分土地。
可是日军侵占中国领土,免不了同时毁坏了远东和世界的新秩序,因为按照新秩序的原则,各国应尊重和保证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曾向国联与《九国公约》签字国家申诉。可是当时全世界都没准备制裁侵略以维护世界新秩序。国联仅发表声明和建议,而该声明等于承认日本在满洲的权利,而其和平解决中日纠纷的建议也未为日本接受。
日本脱离国联时候,有位德国部长在日内瓦向日本代表说:“我们认为贵国这样做是不对的,可是我们感谢贵国所创立的先例。”所以其他侵略的国家在东非与欧洲步日本的后尘,并都在侵略上获得成功。
这个花费了八百五十万条生命、两千亿元才建立起来,使战后的世界享受十多年的世界秩序渐次破坏,并在两个月前爆发的欧洲战争时完全瓦解。事实上世界新秩序在最初日本侵略满洲时未能支持其本身的原则就注定崩溃的命运。这就是中日战争基本的关键。日本极不愿见中国兴盛起来。于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破坏了世界新秩序,并建立了“东亚新秩序”,这种新秩序,阿本德(HallettAbend)适当地称为“东亚新混乱”。
日本在中国挑起战争先后八年之久,最近公开和继续下去的战争也进行了二十八个月之久。中国抗战决心的坚定是不需要我向列位同情和开明的人赘述的。这次战争非到中国获得公平和荣耀的和平是不会终止的。
我也不需要向列位赘述敌人泥足愈陷愈深,急想结束他们所谓“中国事件”,因为即使没有前线的接触,日军每日都要损失一千人,而其黄金储存量两年来也大为耗损。
在欧洲战争进行的这个时候,很多美国朋友认为远东和平可以很快就结束了。李普曼说“半个世界迈向和平”。《亚洲杂志》编辑华尔许(RichardJ.Walsh)写着说“和平必定始于东方”。
但是我希望向这些朋友说,我看不出有早获和平的可能。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他们的侵略还没有悔意,因为到现在日本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力量可使这些军国主义者恢复理智,和逼他们接受公平和持久的和平。
一个公平和持久的和平必须要符合下列基本的条件:
(一)必须符合中国人民所要求的建立一个独立、统一和强盛的国家;
(二)结果不得使利用暴力公开违反国际法和条约义务者获取领土和经济的利益。
(三)必须恢复和加强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使公平和有秩序的国际关系得以伸张并使类似的侵略战争不再发生。
我重述一次:这样一个公平和持久的和平目前尚未露出曙光,所以我的人民还会照样坚定作战下去,一直战到上述的和平能够达成为止。
今日为第廿一届第一次世界大战休战纪念日,对于一切爱好和平和国际秩序的人士,今日将必是一个伤心的节日。东亚大战已进行了廿八个月,欧洲渐发展为重大的战争迄今也已有七十天了,而战后秩序的伟大象征国联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效用。
为过去的失败与错误而哀悼是没有多少用处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但是从过去的失败获得教训,倒是十分有用的。这个教训当有可利于梦想和创造未来的人。
两周以前英驻美大使洛辛侯爵说,“和平可由裁军获得,但大规模裁军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持法律,特别是要对付国际的匪徒。”
洛辛爵士由最近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的历史获得最重大的教训。未来的联合国必须是一个“强制执行维持和平的联盟”;一个无法强制执行和平的国际组织是虚渺和不切实际的。
我认为一些原则以便于实施这个基本观念是必要的。
第一,未来世界秩序必须建立在各国确切的许诺,而不是在虚渺的抽象观念上。例如一九三九年英法对波兰、罗马尼亚与希腊的保证就是确切的许诺。而巴黎的《凯洛格——勃莱思公约》即是虚渺的抽象观念。列登伯爵曾说过:“一个国家的许诺越大越确切,被卷入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少。”这句话听起来好像似是而非,可是广义的说却是实在的。他引述门罗主义就是一个确切许诺的例子。
第二,古老的各国间形式上平等的观念必须辅以分等级负责任的原则,即按照各国能力、兵力、地理或战略地位分等级负担责任是荒谬的。
第三,由分担责任观念可推广至地区领导与合作的原则。国联致命的错误所在就是它不能有效的执行职责,甚至把它的范围缩小为欧洲国联却无法执行职责。一碰到某地区发生重大的冲突,国联就感到缺乏一个地区组织来有效执行其职责。我所建议的地区领导与合作可由美国在西半球所执行的历史任务作为例证。未来的联合国应当是欧洲联盟、美洲会议、英国国协、太平洋会议、西部与西南亚各国会议等等的地区组织的超级联盟。
一个有确切约束和作为的各国和各国际集团分担职责的地区联盟与联合体的联合国,是我所要向一切梦想建立一个更有效、更好的世界秩序的人提出与希望他们予以慎重考虑的。
我们今晚在此聚会,不是纪念中国的抗战,而是表现美国人士助华的一种纯粹高尚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早已在援华机关团体工作上表现出来了。医药助华会暨赈华会,今晚所开的大会,是美国人士助华热烈同情的继续表现。贵会等过去努力热心,奔走呼号,劝募巨款,购办药品和运输用具,不仅加惠难民,而且间接增加中国抗战力量。这是中国政府人民和我个人所万分感激的。
三年前,我从纽约旅行到了西部,路过加拿大,沿途经过不少地方,使我发生了不少感想,加拿大和美国人民,对中国难民是有真正同情心的。让我来说点事实做证明。有一天,我在华盛顿省司卜更城一个饭店吃饭,吃完了有一个穿白色制服的茶房来到我面前,给我三块美金,笑脸说道:“大使先生,这是我一点小小贡献,请你收下,代我救济中国难民吧!”这种举动,不是真正同情心的表现么!
一月前,我的邻居巴美莉太太送一封信来,里面附了两张支票,共美金一千元:一张是给美国医药助学会,一张是给蒋夫人的,请他们代为救济中国难民。两天之后,我把“希望之书”送去请她签名,不幸当晚她竟与世长辞!那知道她的签字,就是她的遗笔呢!这种举动,不是真正同情心的表现么!
晚近成了一种风尚,一部分人好以经济的动力和经济动机解释历史。譬如美国参加第一次欧战,据这一派的解释,完全是因为美国经济财政的原因和动机。跟着这种思想和解释,就产生了许多新立法,禁止任何交战国家(除了南美洲以外)获得美国财政上的协助。他们以为从此美国就可不再卷入外国战争了。
诸位,这种似是而非的经济派的历史家,忘记了各人方寸中尚有一个“同情心”。政府可以立法禁止财政上的帮助,但是政府无从立法消灭多种因素所产的同情心!
几个星期以前,纽约泰晤士报记载有六千美国男女,贫富贵贱皆有,捐了三千瓶人血,作为注射英国受伤兵民之用。该报又说:在这六千人之中,女子多于男子,有的已在五十岁开外。这种举动,如何能拿经济的动机去解释呢!我们很明白这完全是一种同情心的驱使。
在我一次旅行中,有一位年青记者问我:“在你旅行全美中,发现了什么?”我说我所发现的是美国人对于中国有一百分之一百的同情心。这位记者说:“胡博士,这种一百分之一百的同情心对于中国有什么用处?”我回答他:“青年!不要轻视同情心。”诸位,我深信:当你打仗的时候,有人给你深切热烈的同情或遭有真正文化的国家的指责,这两者之间是有天渊之别的。让我现在告诉你:中国打仗的精神所以如是的好,是靠你们同情心驱使所表现的各种援助。正是因为你们同情心的援助,减少了我们伤兵病民的痛苦,使老百姓没有受饥饿和无房屋居住之苦,同时他们精神上也得了无限的安慰。将来驱逐敌人和获得我们自由和独立,还要靠你们同情心的帮助呢!
诸位中国的朋友,我敢说:我们政府和全国人民全心全力的抗战,是值得你们的同情的。抗战至今,已经三年零四个月了,我们抗战虽然是为我们自己的生存,也是帮助世界其他国家打倒民主自由公道正义的整个仇敌。假使日本不是受我国的牵制,欧洲战情不知已坏到什么地步了。
刚刚一年前,我在中美协进社谈话,当时我说中日战争不会在短时期解决;因为日本军阀不会觉悟,不能明了世界舆论,不会放弃野心而走上和平大道。我曾告诉你们:我国全体抗战是有决心的,不达最后目的不止。
一年过去了,现在我再向你们重行说一遍:中国抗战不达目的不止,也许还要许多个月能成功,也许还要几年才能达到目的。中国决不能停止抗战,因为下列三个理由:
一、现在放弃自由独立的机会,中国将永无希望,现在欧洲的情形,便是我们的前鉴。
二、与野蛮的侵略国家谈不到和平,因为他们说话不可靠;明兴会议是我们从旁所得的教训。
三、中国胜利与否,与世界民主主义的存亡,完全是一事,中国不亡,民主主义不灭,因中国若放弃抗战,则日本所有力量必因德意日联盟的关系而用以毁坏西方民主国家。
有这三个原因,所以中国不能停止抗战。中国决抗战到底,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一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今已进行八年多的时间。就是当前这次大规模继续不断的战争阶段也已进行了二十九个月。
四周以前,蒋介石委员长于十一月十二日在检讨两年来的战争时说,日本在战争进行下去时是愈来愈弱,而中国抗战的力量却愈来愈强。他是否过分乐观,或者不切实际吗?
首先我们不难看到中国抗战力量的日益增加。蒋委员长说中国今日的抗战力量比战争开始时增加了一倍。这由日本首相阿部信行对大阪商界领袖在几天前的演说获得证实。他说中国在战场上的军队有二百万人,而解决“中国事件”尚须五至十年之久。
中国的力量在于庞大的空间和人力,以日本的七千万却想要征服中国的四亿五千万。战线绵亘自长城至西江长达两千哩。据保守的中立观察家估计说,即使不发生大会战,日军在各战场每天损失计为八百至一千人之谱。等于一年损失三十至三十六万人!
最近八个月来我们的军队,不管是正规作战或是游击战,都有良好的表现。晋南鄂北我军给侵略者一个严重的打击。十月初我军在湘北和赣北打了几次胜仗,击败敌人攻占长沙的企图。日军死亡三万人之多,而后来日军大本营宣布长沙没有军事价值!
蒋委员长曾说过中国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并“集小胜为大胜”。诸位可由德军闪电席卷奥地利、捷克、阿尔巴尼亚,甚至波兰之战争了解“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意义。
我们确已损失大片重要的土地,可是我们争取到两年半的时间,如日首相所预言的战争尚须延续五年至十年之久。时间有利我们,战争愈久,我们的力量愈加强。日本,相反的,战争愈拉长,他们的力量愈加削弱。
二
我不想强调日军在南京大屠杀和各地毒害沦陷区民众中所表现道德沦丧的事。也不强调日本表现在缺乏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八年战争使全国动**不安,故未能产生全国领导力量的事。
我仅想以统计数字指出日本基本的经济弱点,日本此次侵略加上满洲侵略所耗费的军费为甲午之战和日俄战争加起来的八倍。前者为一五二亿七千三百万日圆,后者仅十九亿二千万日圆。以一九三九年的国家预算等于是一九三一年的七倍。前者估计为九十四亿一千万日圆,后者为十四亿七千四百万日圆。为应付浩大战费,日政府求助于通货膨胀的政策,其纸币发行额如左(下):
一九三七年三十三亿日圆
一九三八年五十四亿日圆
一九三九年(估计)五十九亿二千四百四十六万九千日圆。
而这是远超过日本债券市场所能吸收的限度。到一九三八年末,已经有三十一亿六千万日圆的新公债还留在各银行里,无法售出。
更有进者,日本为购买战争物资使进口额远超过出口额。入超额须以黄金偿付。结果日本黄金储存量大为减少。其售美的黄金:
一九三七年二亿四千六百四十七万美元
一九三八年一亿六千八百七十四万美元
一九三九年(一至十月)一亿三千六百〇一万八千美元
日本因为缺乏石油、铜、铁、铝、镍和橡胶,所以必须大量进口,因此入超与黄金储量的枯竭造成一个严重的情况,而战争的结束仍尚未在望。
这是日本一大悲剧。一个伟大的国家轻易的抛弃了六十年来光辉灿烂的成就来从事一个大规模的自杀愚行。全世界看到了日本的大弱点,那就是无法控制其军事机构,甚至冒着毁灭自己的危险。
三
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方式来看远东的情势。中国的抗战乃是抵抗侵略的作战。我们充分感觉到我们不但获得整个文明世界的同情,而且获得友邦给予我们物资与政治的援助。日本却相反的不但是孤立的,而且成为国际间众矢之的。最近连德国都不理日本,而日本仍厚颜无耻的想要联合苏俄来威胁民主国家。
我希望列位了解获得几乎全球的同情情况下作战和遭受整个文明国家谴责的情况下作战有多大的区别。在最近几个月来几乎全球都一致寄予同情,使我们士气大为提高,因而渡过了这段艰苦的时间。就是由于这个同情心使我们获得友人不少物资和政治的援助。
当然,中国有些乐观主义者曾对外援寄予奢望。他们对于两年来中国需独立作战而其友邦却未能挺身出来支持我方而感到失望。但是我们这些了解国际情势的人,了解爱好和平国家厌恶战争的心理,绝不怀着从其友邦获得军事、财政或物资的援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