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火堆被他们用山石压灭,确定没有安全隐患后,才带着小动物们直奔县城而去。
而此时。
县城的中药房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他的手里拿了一张照片,
“老人家,您看看您这附近有这种蘑菇吗?我们大量收购呢,湿的一斤可以给到两百元。干的,一斤一千块!”
老中医把眼睛从眼镜片后面翻出来,看了他一眼,然后才把视线集中到照片上:
“哦,岁菇啊!这都是快要灭绝的菌子了,前些年有人大量收购,村民们都上山挖,现在已经找不着踪影了啊,我这里也只在前些年收过十几朵,你们要的话,可以拿走。”
“行啊,拿给我看看。”
老中医起身,去后面的中药柜里拉开了一个抽屉,将里面的十几朵干巴巴的菌子取出来,放到了柜台上的秤盘上。
“一共是二两一钱,一斤一千一两就是一百,二两一钱就是两百一十块!”
来人大方的抽出两张百元大钞加一张大团结递了过去:
“老人家,再有这个给我留着,我以后每星期来收一次。”
“好的。”
老中医送走了那个人,缓缓的坐回到了柜台里面。
“又有人大量收岁菇了,他们到底想用这东西干什么呢?算了,爱干什么干什么吧!”
老中医把收到的钱装进钱匣子里,只留了一张大团结在外面。
准备等到店铺打佯后,去给自己家的孙子孙女买点儿好吃的。
暮色渐渐的将这个县城罩住。
老中医犹豫着,是提前打佯呢,还是再等一等。
以前,他的门外有一个乞丐,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知道那个人需要店里的灯,他就总是等到九点整才打佯。
但前些天,那个乞丐换了干净漂亮的衣服,交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然后就不再来了。
既然已经没人需要光了,那就提早打佯吧。
就在他做准备要关门之时,几个小孩儿跑了进来,带着两只威武的大狗,一只漂亮的狸花猫,还有一只黄鼠狼。
老中医眯眼看了看,小女孩儿玉雪可爱,两个小男孩儿五官一样,只皮肤颜色有些差异。
老中医笑问:
“这次是卖蛇胆还是蝎子?”
“爷爷,这次我们卖菌子,你看看这种多少钱?”
老人家戴上眼镜一看,顿时惊讶了: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向东回答道:“岁菇,是比人参还贵的中药材。提神醒脑的。”
“不错!”
老人家笑笑,把这些菇取出来放到秤盘上:
“这东西确实很珍贵,价格也高,你们这是湿的,一斤给你们一百五十块钱,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向东有些犹豫。
老人家又说:“最近有个人来收这东西,开的价格是两百块,你们要是……”
“一百五给您吧。”李向东做出了决定。
李向西和宁宝都愣了一下,大哥疯了?五十啊!就这么不要了?
不过两个孩子都没多说什么。
老人家笑笑:
“一共是两斤二两,我按一百六收了。”
“谢谢爷爷。”
老人家去抽屉里数出三百五十二块钱,递给李向东:
“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
正常人都觉得既然能卖二百,我为啥要卖一百五?
只有这个孩子知道,想卖二百就得等,得遇,这等的时间啊,能不能遇到这个机会啊,都是问题。
所以老人家愿意再多给十块钱。
这么聪明的小孩儿,将来肯定是有大出息的!
“小孩儿,这岁菇你们是在哪里找到的?”
三个孩子同步摇头。
老人家笑笑:“我是想跟你们说呀,这东西是快要灭绝了,采摘的时候千万别碰伤了菌丝,别真让它们灭绝了。”
三个孩子同步点头。
“爷爷,我们还挖了十二棵野山参,您看看。”
老子爷愣了下,接过筐筐一看,还真是野山参,而且年份看着都是五十年往上的!
“你们,在哪儿挖的?”
老人家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
李向东不说,只问,
“您看看这些值多少钱?”
“这些年份不短,而且品相完整,一株我可以给你们两百块!不过这东西如果拿到再大点儿的药店去卖,应该能卖得更高一些,你们看看要不要给我吧!”
“给!”
李向东把筐筐往老人家那里推了推。
点头应了。
怀里揣着两千七百五十二块钱,三个孩子都很激动。
连走路都有劲儿了。
出了中药店,又走了一段儿就到了他们买下的那个门店前面了。
宁宝扭头看了一眼。
本以为张妈妈会开个饭馆的,毕竟对于手无寸长的家庭妇女来讲,做饭是她们最擅长的事情。
没想到,店面儿竟然被改成了理发店。
都晚上了,还有人在里面剪头发。
看来生意还不错!
张斌和张小琴兄妹两个坐在店门口的桌子上写作业。
李向西想过去打招呼,顺便炫耀一下自己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