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龙有点小小的心虚,它不懂医术,如果把《青囊书》交给华夏,那可就不一样了,万一此书是真迹……
神州华夏和主人,可就双赢了!
【主人,药书确认起来要些时间】
谢岁穗:也对,治病救人的医典,是要谨慎!
这家人实在太困难了,她有的是粮食,不介意做一次善人。
她对那女子说:“我有一个亲人,醉心于医术,医术终究是要用于救死扶伤,希望你没有撒谎。”
“我赵秀秀如果撒谎,天打雷劈。”
“我们以书换粮的事,无论在谁跟前都不准提到我,只要泄露,我会派人把你们全杀了。”
“是!”赵秀秀打个哆嗦,三指朝天发誓绝对不会给人说起。
临走,谢岁穗写了一封短信给那女子,说道:“五个时辰后再打开。”
赵秀秀无不应允。
待谢岁穗和骆笙离开,在赵秀秀家门口,几个邻居女人看见她们问道:“你们是谁?”
骆笙答道:“我们是来借茅厕如厕的。”
待邻居女人离开,赵秀秀立即把外门、堂屋门都拴紧,这才揭开篓子上的布。
篓子里有一袋白面,一袋白米,还有两个布袋。
一个布袋里面是十个馒头,二十张卷饼,一荷叶的水煎包子,一个水囊。
另一个布袋,是满满一袋银子,足足有二百两!
赵秀秀顿时泪流满面。
没护住传家宝愧对先祖,但幸好遇见好心人,给的这样多。
弟弟妹妹看着馒头、卷饼和水煎包,口水是真的滴滴答答,他们太饿了。
赵秀秀把水煎包子给他们一人一个:“吃吧,剩下的我们要藏起来慢慢吃。”
弟弟妹妹小口小口地吃着,觉得水煎包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
《青囊书》是他们家最后的收藏品,他们再也没有别的值钱的了。
幸好,好心人给的银子足够他们活到成年……
谢岁穗和骆笙回到陈家庙,谢星朗在地上点火烧了一堆树叶子。
火烧完,谢星朗用脚踩灭火星,抓了两手灰,叫谢岁穗过来,把她脸上脖子上涂得黑一块白一块。
头发也给她扯散了,弄得乱糟糟的。
左右看看,满意了。
骆笙气得大骂:“三天不打,你要上房了是吧?”
谢星晖笑着对母亲说:“娘,老三做得对。太平镇驿站张贴的公告,说前方磁大镇有土匪。”
吩咐郁清秋、鹿相宜,都把脸上、手上涂黑涂脏。
涂完脏灰,看上去相貌全毁了。
薄卫也看见了太平镇驿站“壁记”公告,所以薄卫临时决定带流犯们走官路。
官路上尘土没过脚,为了省鞋,许多人索性光脚。
田里的干旱超过想象,大地裂开一道道可怕的缝隙,禾苗全部枯死,天地间极少看见一丝绿色。
水,是一点也没有。
流犯们成了这里唯一的活物,除了风声,没有别的声音,走在官路上,都心生恐惧。
一口气走到申时,到了磁大镇界。
他们知道这里有土匪,可也不得不从此过,因为绕路要多走三百里左右。
过了磁大镇,就出了庐县,也出了八百里南山,再往南,大江之前,应该没有特别大的山了。
没有大山,对于干旱的平原来说,就意味着,再想找到水或者其他吃的东西,难如登天。
一个商队从北向南而来,马车迤逦蜿蜒,竟然有五十多辆,护卫特别多。
可能是哪个大粮商在调拨粮食,或者是镖局押送的粮食吧?
申时初,天还亮得很,商队马不停蹄,看样子也是想今晚穿过磁大镇,赶到前面三水城。
商队赶着马车,护卫骑着马,速度比流放队伍快,很快把流放队伍甩在后面。
前方有一段半里路的隧道,跑马的话不过几息,走路也最多半刻钟,是南北通道必经之处。
这里也是“壁记”上说的土匪出没之处。
其实穷成这样,别说半里长的隧道,就算在村里也会有土匪直接抢,毕竟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
薄卫通知各个小头目,吆喝流犯们跟上,不要拥挤,不要出声,快步通过。
道路狭窄,商队速度明显慢下来。
流犯追上商队,和商队连在一起。
忽然,前面扑嗵嗵一阵巨响,他们才刚进入两山耸立的狭窄位置,几块大石便从山上滚下来,把隧道口堵住。
商队最前面的马车没躲开,被大石头砸得支离破碎。
马和车都被迫停下来。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