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宣政殿。
天还没亮,文武百官就已经到齐了。
只是今天的气氛,格外诡异。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文官班列最前方,那个身穿紫色官袍,闭目养神的年轻身影。
木子于。
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个名字,在短短几天之内,已经成了整个长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昨天夜里,陛下深夜召见木元帅入宫议事的消息,早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官场。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君臣二人,在御书房里,到底谈了些什么。
更想知道,这位行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元帅,今天,又会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龙椅之上,叶卫青看着
经过昨夜的“天幕预言”,从最初的震惊与不解过后,他已经彻底想明白了。
既然木子于注定要成为那把为大唐斩开前路的刀,那他这个做“兄长”的,就不能再让他孤军奋战。
未来的史书上,不是朕会得个“万世孤寂”的下场吗?
不是“朱雀门下斩忠良”,是他一生唯一的污点吗?
好。
那咱就逆天改命!
咱不仅不杀你,咱还要保你!
咱要让这天下人都看看,何为君臣相得,何为千古知己!
你不是要当恶人吗?
行,咱就陪你一起当!
你不是要背骂名吗?
好,咱就替你背!
咱倒要看看,有咱这个皇帝给你兜底,谁还敢你一个不是!
……
朝会,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开始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一整个上午,都风平浪静。
兵部尚书启奏,汇报了一下长安城防的修筑进度。
户部尚书哭穷,国库已经快要见底了,连给御林军发饷银都困难。
吏部尚书则汇报了一下强制征兵的进展,城中百姓虽然怨声载道,但迫于元帅的威严,倒也没人敢公然反抗。
全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木子白站在那里,听得昏昏欲睡。
他准备了一肚子的改革方案,就等着找个机会扔出去,炸翻全场。
可这帮人,东拉西扯,就是不往正题上。
他心里也纳闷。
系统提示的“巨幅度影响国运之事”,到底是什么?
总不能就是这些家长里短吧?
……
天幕之外,三个时空的帝王将相,也看得哈欠连天。
“这……这就完了?”
贞观殿内,李世民一脸的索然无味。
在点完那个“愿”字之后,他还以为今天能看到什么“皇帝血溅朝堂”的大场面呢,结果就这?
“陛下,稍安勿躁。”房玄龄劝道,“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