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水陆东征(1 / 2)

新兵的热血未冷,北伐的巨轮已然加速。

稳固湖广、江西,初步消化四川之后,华夏护国军的剑锋,终于指向清廷在江南的统治核心——南京!

一场旨在光复江南、震动天下的东征战役,拉开了序幕。

武昌统帅部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巨大的江南舆图前,向拯民手指重重点在南京的位置。

江南,财赋重地,人文荟萃,更是鞑子南面统治的象征!

拿下江南,便可断其一臂,震其心胆!”他目光扫过麾下爱将,“李定国!”

“末将在!”李定国踏步出列,军校深造和平定湖南的历练,令他气度愈发沉凝,眼神锐利如鹰。

“命你率龙虎营为东征陆军主力,以三万老兵为骨,两万新兵为肉,整编整训后,即日出征!自九江东进,扫荡皖南,直逼南京!”

末将遵命!”李定国声音铿锵,深知此战关系重大,这五万混编之师,既是锋刃,亦是对他短时间内整合新老部队能力的考验。

“张煌言!”“末将在!”水师统帅肃然应道。“命你率惊涛营水师主力,自九江拔锚,沿江东下!控扼江面,掩护陆军侧翼,输送粮秣,并伺机摧毁沿江清军据点,与李定国部水陆并进,会猎金陵!”

“煌言领命!定让鞑虏见识我华夏水师之威!”

军令如山。龙虎营大营内,即刻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混编与动员。

三万尸山血海中爬出的老兵,眼神沉稳,杀气内敛;两万新兵则兴奋中带着一丝紧张,他们多来自刚分得土地的农家,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既渴望又陌生。

李定国深知磨合之重。他将新兵打散,编入以老兵为骨干的营、队,实行“老带新”。

前的誓师大会上,李定国立于点将台,声震校场:

“弟兄们!前方,便是南京!是鞑子在江南的老巢!我们身后,是刚分得田亩、盼着我们凯旋的父老乡亲!

此一战,不为哪个皇帝,是为咱华夏的江山,为咱自家的田地不再被鞑子夺走!

老兵们,带好新兄弟!新兵们,跟着老大哥,打出龙虎营的威风来!”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山呼海啸般的呐喊,直冲云霄。

与此同时,九江江面,千帆竞发。张煌言立于“定远号”舰桥,望着麾下这支日益壮大的舰队,心潮澎湃。

新下水的“武昌级”战舰增添数艘,各式炮艇、运输船密密麻麻,桅杆如林,旌旗蔽日。

“起锚!目标,采石矶!”张煌言令旗一挥,庞大的舰队劈波斩浪,顺流东下,宛如一条威猛青龙,游弋于大江之上。

东征的首道硬关隘,仍是控扼长江天险的采石矶。

军于此重建防御,加固炮台,屯驻重兵。李定国陆师率先抵达采石矶外围,未急于进攻,而是派出小股部队侦察并扫清外围据点。

他洞察清军防御重心仍在临江一面,陆路侧后相对薄弱。

“陆师主攻,吸引敌军!水师寻机破敌!”李定国与张煌言借快船信使,迅速定下战术。

陆师攻势骤起。龙虎营摆开阵势,火炮轰鸣,向清军陆上营垒猛烈倾泻。

新兵们紧随老兵身后,匍匐前进,动作虽显生涩,士气却高昂。

战况惨烈,清军倚仗工事顽抗,龙虎营进展迟滞,伤亡不小。

江面上,张煌言指挥舰队与清军岸防炮台激烈对射。“定远号”再显中流砥柱之威,然其庞大舰身亦吸引清军大半火力,多处中弹,船帆破损。

陆战胶着、水战酣烈之际,张煌言遣出一支由小型炮艇与精锐水兵组成的突击队,在炮火掩护下,借江边芦苇荡遮蔽,悄然迂回至采石矶侧翼一处防守薄弱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