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百草试毒(1 / 2)

送走君泽,宁婕片刻不敢耽搁。

距离万寿节仅剩十余日,找到可靠且不引人注目的克制之法迫在眉睫。

太医院院正虽在秘密配制解药,但宫中人多眼杂,难保万全,她必须准备后手。

她将自己关在房内,面前铺开了所有能想到的参考资料。

王公公设法送来的太医院部分药材图鉴和典籍抄本,她记忆中在现代了解的有限的中草药知识、甚至还有之前在皇庄时记录的一些本地植物特性。

“读档。”她心中默念,开始了漫长而枯燥的试错。

第一次,她尝试回忆太医院典籍中记载的,几种能清心静气,化解郁火的常见药材,设想将它们混合制成香囊。

但在脑海中模拟将它们靠近那毒香时,反复推演的结果显示,要么效果微弱,要么自身气味过于明显,容易打草惊蛇。

读档重来。她将目光转向民间偏方,结合太医院记录中一些药材相生相克的原理。

她想到用某种气味极淡的根茎研磨成粉,或许能吸附毒素。

但通过读档模拟发现,吸附速度太慢,无法应对宴席上可能出现的毒素瞬间加剧的情况。

再一次读档。

她不眠不休,一次次在脑海中构建不同的药材组合,模拟它们和那赤焰草成分可能产生的反应。

精神力的过度消耗让她脸色苍白,额角渗出细密汗珠,但她眼神依旧专注。

她甚至回忆并画出了在皇庄田间地头见过的几种不起眼的杂草。

其中一种开着淡紫色小花的植物,庄户人家都说它性子“烈”,牛羊不食,若是不小心徒手采摘,汁液沾上皮肤会引发红肿瘙痒。

“烈性……”宁婕盯着那简陋的草图,心中一动。

若以毒攻毒呢?用另一种性质猛烈但无毒或低毒的药材,去干扰甚至中和赤焰草的毒性?

她立刻在太医院典籍中搜寻性质烈但常用于外敷解毒的药材。

经过数次读档筛选比对,她锁定了一种名为冰心兰的药材。

此药性寒且烈,通常用于外敷化解热毒,其气味极淡,近乎于无。

关键在于剂量和用法。

用量稍过,可能引发新的不适,用量不足,则效果不彰。

她通过翠竹,紧急向王公公索要少量冰心兰的干品。

拿到后,她将自己反锁在内室,利用读档能力,开始进行极其小心的模拟测试。

在脑海中无数次重复将不同分量的冰心兰粉末,置于模拟的毒香环境中,观察推演其效果。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

她需要集中全部精神,在虚拟的时空里进行一场场无声的较量。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的推演,在她快要因精神不济而放弃一次读档时,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似乎在脑海中浮现。

极少量冰心兰粉末,混合等量的普通面粉作为载体,置于特制的透气香囊中,佩戴于胸前内衣之下。

这个剂量和方式,在推演中既能有效干扰和部分中和骤然加剧的毒香,又不会因其自身药性产生明显副作用,且几乎无法被察觉。

她猛地睁开眼睛,汗水已浸湿了鬓发。

虽然这只是一个基于无数假设和推演得出的最优解,尚未经过实践完全验证,但已是她在有限时间和资源下,能找到的最有可能成功的法门。

她迅速将冰心兰粉末和面粉按比例小心混合,装入一个用致密但透气的素锦缝制的小香囊中,封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