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臣提出投降的建议,顿时让所有人眼神一亮。
是啊!
打不过他们,还可以投降啊!
只要态度够好,不提过分条件,早日投降,让两国不再流血。太康向来是文明之邦,总会留他们一条性命。
甚至说不定,许多东夷朝臣的荣华富贵都能保住!
最多,就是东夷王本人可能被软禁监视,甚至暗中诛杀。
可这关他们这些大臣什么事?
死大王一个,换这么多臣子、无数百姓的性命,就一个字:值!
这么一想,群臣也都反应过来,纷纷跟进附和:
“大王,刘大人所言有理!我们既然打不过,不如早降!”
“就是大王担心太康二皇子陈渊跟我们过不去、不愿接受投降,也可以直接将降书送往太康朝廷。”
“太康当朝皇帝昏庸无能,又满心猜忌,肯定不愿坐视陈渊立下灭国大功,他定会接受我们的投降!”
为了劝说东夷王投降,群臣可谓用尽办法。
反正跟他们有血仇的,其实是二皇子陈渊。那么多东夷大军都死在陈渊手上,要让他们向东夷向陈渊投降,很多人其实都接受不了。
可若是直接投降太康帝,那就没问题了。
其实之前,东夷还主动向太康帝俯首称臣,得到过承认,再次投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
东夷王沉默一阵,神色变得极为复杂。
他目光扫视下方群臣,不知是该恨、该怒,还是该默默叹息。
平心而论,他当然不愿投降。在东夷,他是生杀予夺的君王;一旦投降,就只能沦为阶下囚,性命系于人手。
可现在,东夷满朝臣子没几个坚定抵抗的,全都像墙头草一样劝他投降,东夷王即使心里不愿意,也很难说出反对的话。
见东夷王还在犹豫,群臣再次纷纷进言:
“是啊,大王!”
“我们在太康朝中还有些暗中的盟友,若是对他们许以厚利,请他们帮忙说话,太康肯定不会过多为难我们。”
“现在投降才能保住身家性命,若是顽抗到底,恐怕大王会像金孝昌、崔明泰两位将军一样,连人头都成了陈渊的功劳!”
群臣苦苦劝谏,甚至隐隐带了威胁的意味。
当然,他们的话并不假。如果东夷王誓死不降,陈渊肯定不会留着他的脑袋。
眼看群臣意见一致,东夷王也终于顶不住了。
他掩面而泣,满脸悲愤:“难道,孤王要成为东夷的亡国之君吗?”
“这让孤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尽管知道除了投降别无选择,可东夷王还是难以接受。
群臣见东夷王有所动摇,立刻再次觐见:“大王,时也,命也!”
“东夷王国运如此,天命将绝,并非大王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