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怪谈异闻 > 第434章 回家(2)

第434章 回家(2)(1 / 2)

山南是个不算大的县级市,背靠海拔破千米的长云峰,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都不错。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旅游业后,收入水平直线上升,城市基础建设也被提了上去。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发生在宋英英死后的这二十年左右,所以对宋英英来说,如今的山南让她极为陌生。她做了很多心理准备,却是在做准备时忘了时间荏苒,反倒是在这过程中将记忆中的家乡回忆了一遍,对于过去的家乡愈发记忆深刻。如今再看到截然不同的山南,宋英英不由生出一种违和感。

山南与瑶城临近,风土人情差不离,两地人互相说方言,都没有障碍。随着经济发展,上头统一规划,两地就是铺路的石砖和沿街统一规格的长条招牌都变得极为相似,更别说那些全国连锁的拉面、馄饨、麻辣烫了。

宋英英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有那么一瞬,觉得自己还留在瑶城。

那种违和感更为强烈了。

宋英英犹豫着,到了该下车的时候,还是黎云不着痕迹拉了她一把,才回过神,沉默地跟在了黎云的身后。

“怎么了?”黎云小声问道。

宋英英摇摇头,苦笑了一下。

她死的时候那么小,还是个叛逆期的少女。死了之后,又过了那么多年,在医院里看多了人间百态,心智早已成熟,只是性格依然停留在了少女时期,还有点儿小孩的任性。

如果不回家,她或许可以一直任性下去。尹士康和三院其他鬼魂都如长辈一般待她,让她无忧无虑。作为鬼的她,也无需像普通人那样成长、成年,并承担个人和家庭的责任。

而瑶城这座城市,发展得再快,变得再不一样,她都只是那里的一个旅人。三院是她的新家,可三院是医院,医院扩建、设备更新,医生护士来了又走,人和物的“所有权”都属于非人的“组织”,宋英英也不像尹士康那样在三院工作了大半辈子、死后又守护了几十年,她不可能对三院生出主人翁的意识。

唯有回到了山南,她才有了种异样感。

自己的家,变样了。

故乡如此,自己的那个小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了啊。

父母肯定已经老去,算算时间,母亲还有几年就该退休了吧。

如果她还活着,也早该工作,说不定已经结婚生子,父母可能还在帮着带小外孙。

宋英英的遐想戛然而止。

她想起自己死后唯一一次回家。

她母亲那时候怀孕了。

她……有个弟弟,或妹妹。

那个弟弟或妹妹现在应该是自己死亡时差不多年纪,正在上初中,或是已经上了高中……

宋英英下意识地计算着时间,随着这算术题,她突然有了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除了老去的父母,还有那个尚未谋面的亲人,她又该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呢?

黎云看到了宋英英脸上的慌乱,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宋英英的头顶。

宋英英这个鬼是他的前辈,但她生前还只是个孩子,如今也是个小孩的样子。

如果宋英英还活着,见到黎云这个小年轻,可能会调皮地喊一声大叔吧。

黎云觉得,现在的自己就是宋英英的长辈。

他父母先他一步去世,他也处理好了父母的生前身后事。与之相比,宋英英的确如同一个孩子,还从未经历过这些。

十四岁,长了颗痘痘都是比天大的烦恼,死亡和回家这两件现实而沉重的事情反倒如同镜花水月,没有一种真实感。

宋英英死后在三院获得的那些经验,只是纸上谈兵,轮到了她自己,她便手足无措。

“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先远远看一眼。别担心,我和李叔都在旁边。”黎云安慰道。话外的含义,是在宋英英发狂时,他和李叔会阻止她伤害自己的亲人。

他没有刻意引导宋英英的情绪,宋英英暂时也不需要这种特殊手段。但黎云心中仍有担忧。

鬼和人终究不一样。

活人也有可能突然发狂,做出极端的事情,更别提鬼了。

宋英英深呼吸了几次,心跳还没能平缓下来,不过已经有了勇气。

她对黎云笑了笑,又看了眼李叔,“你们可要看好我。”

她想起自己在医院产科看到的一些“闹剧”。二胎这话题,历久弥新。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家庭纠纷,也在医院里日复一日地不停上演,还总能玩出点新花样。就如那句话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宋英英想象了一下自己如果还活着,如果在初中的时候听说母亲怀孕,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就有种浓浓的担忧。她在死后的第一个冬至回家,只看到母亲怀孕的模样,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不过,现在和那时候是不一样的。她已经知道杀死她的不是母亲了。

宋英英不停地对自己说着。

他们还要再转两辆车,才能到达宋英英生前居住的小区。

这一个小时的车程,横穿了整个山南。

宋英英一直站在靠窗的位置。窗外的街景让她熟悉又陌生,但等她看到楼宇之后高耸入云的山峰,她的心情便渐渐平静了下来。

她贪婪地望着那座山。

绿色的山时不时会被铁灰色的高楼阻挡。宋英英便在公交车内穿梭不定,伸长了脖子去寻找那抹绿色。

“那是长云峰。我们这边最高的山。有一千多米呢。山上还有猴子,有鹿。我小时候去爬山,看到过小猴子。还有个道观,有道士挑着扁担上下山。他们自己在山里面种了菜,很好吃的。我妈妈过年之后都会上山拜一拜,是外婆那边的传统了。外婆年纪大了之后,腿脚不好,就不上去了。”宋英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和黎云、李叔介绍着长云峰。

不算险峻、也不算高的青山,是所有山南人的回忆。

山脚下的城市无论如何变迁,它背靠着的山峰始终如一。

宋英英说着说着,渐渐止住了话题。

过了一会儿,车子一个转弯,人造的钢筋水泥彻底挡住了山的轮廓。宋英英在窗边又站了几秒,才老老实实回到了黎云和李叔的座位边。

“以前写作文,小学的时候,就是有个比喻,长云峰是山南的母亲山,山顶云雾是母亲的白发。即使母亲老了,也是孩子能背靠着的大山。”宋英英幽幽说道。

这大概是山南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宋英英没有深究过这说法的源头。小学时写作文,好多同学都这样比喻长云峰,新闻里提及长云峰,也会用差不多的形容。

无论青丝、白发,母亲始终是母亲。

宋英英有些悔恨。

为什么她那时候会相信妈妈杀了自己呢?

她妈妈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么显而易见的真相,她却如魔怔了一般,视而不见。

她逃离了家乡、逃离了父母那么久……那么久……

“到了。”黎云提醒道。

三个鬼下了车。

李叔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宋英英,只能担忧地看着宋英英低垂的头。

黎云联想到自身,没有说话,只是给了宋英英一些时间。

宋英英吸了吸鼻子,终于是抬起了头。

她环顾四周,看到那粉刷一新的居民楼,视线飘散了一会儿,才重新凝聚。

“应该是往这边走。小区门不会改的吧。”宋英英不再跟在黎云后头,而是迈步向前,当了领路人。

小区的大门的确没改位置,却是重新修葺,加了保安室,装了新的铁门和汽车栏杆,还多了两个摄像头。门口竖了广告牌,宣传环保、公益。小区里的绿化带也被重新布置过,小区内的道路划出了停车位,一个个标了号码。

宋英英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在绿化带里采摘的小果子。她不知道那是什么植物,但她认识眼前的小灌木。原来的小树丛没了。

都变了呢……

居民楼嫩黄色的墙面,让宋英英一时间想不起来它原本黯淡的土色。好多人家将军绿色窗框的铁制推拉窗,换成了白色边框的钢塑移窗,就是装在窗外的晾衣架也焕然一新,偶尔有两家人家还用着生锈的晾衣架,在一排闪亮的金属中都显得格格不入。

宋英英和小区居民擦身而过。

她看了眼对方,不认识。

又一个居民走过。

她盯着看了一会儿,依然不认识。

宋英英不由心中惴惴。

她倒是不用看小区门口的指示牌。虽然这些建筑和绿化都变了样,还多了不少停车位,但该直走、该拐弯,她还是都记得的。

多年没有走过的路,就像是那一串印刻在她肌肉记忆里的地址一样,根本不用深想,抬脚迈步,都有一股力量拉扯着她,让她不至于迷失方向。

三个鬼很快经过了一处居民活动区。

几个老头老太聚集在此,闲聊的闲聊,活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