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晋中镜 > 第一百二十六节 汝南篇序章 双花案(三)

第一百二十六节 汝南篇序章 双花案(三)(1 / 2)

傅宣缓缓说道:“汝阴隗炤精通易数,临终时将遗书写在木板上交给妻子,并告诉她在自己死后,家里将遭遇饥荒,再苦再难,都切莫变卖宅子,五年后的春天,会有一个姓龚的人来此,他欠自己数金,你可以执此版向他讨要钱财。

果不其然,到了那一年,隗炤家中遇到灾荒,有位姓龚的官员来到鸿寿亭,隗炤的妻子便拿着那木板找到他,向他讨要钱财,那人也精通易经之术,占卜一算,对她道:“隗炤真是神机妙算,能预知灾荒,其实我并未欠他钱财,而是他把要说的话都隐含在木板上,他生前将积蓄埋在堂屋东头,担心你们贫穷时会把家中积蓄败光,故而当时不说出真相,直到天下太平时,希望遇到我告诉你们这件事。”

潘滔赞道:“此人竟能把事情的具体数据测到犹如亲眼所见,真是令人叹服。”

王敦不屑道:“不过是道听途说,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卜筮之术制造是非,混肴视听,陆云不就刚处置了汝阴太守兰琨,他好旁门左道之术,曾扬言天下兵戈再起,万千学子又当如何,真是大胆狂妄,这等术士之流,怎配入仕途,治理一郡百姓?”

兰琨非士族出身,而是靠星算占卜之术上位,先担任桐柏县令,然后迁任汝阴太守。

华恒呵呵笑道:“我看也无妨,正好听来解闷,处仲兄又何必认真?”

郗遐认得此人,看着他道:“我听说你曾在汝南书院读过书,兰琨过去也在汝南书院授过课,关于他所做的疯狂事,想必你也是略有耳闻。”

郗遐从荆州返回洛阳途径汝南,曾去过汝南书院借宿,并且印象深刻。

此书院两面环山,面向南汝河,就相当于官道上的驿站和客栈,途径这里的官员都会在书院借宿,而边山长也会请旅途耽搁的达官贵人们讲学,书院逐渐成为各地官吏们学术交流的场所。

“入汝南书院读书者皆是当地士族子弟,小民出身寒微,靠着龚使者的推荐,才得以在书院读书,不过只读了半年。”

“为何只读半年?”

“因回乡侍奉病母,不得不暂停学业。”

“你是不敢吐露真言,还是说不出口,那就让我猜猜看,书院奢靡风气,你与之格格不入,也不愿屈从权贵沦为玩物,这才愤然离开,我猜的对否?”

隗至愚一怔,郗遐的话句句扎到他的心里,他以为自己的卑微和心酸无人能懂,怎知被郗遐一眼看穿。

华恒笑问:“郗遐,你怎么对汝南之事如此了解?”

郗遐看向他,笑了笑:“貌似敬则兄也去过那汝南书院,你也许比我更了解。”

华恒觉得扫兴,杯中酒只喝了一半便放下,“郗遐,是不是你最近太清闲,拿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捕风捉影,意欲何为?”

“兰琨不过术士之流,岂敢发此狂悖之言,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敬则兄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司隶校尉部的人可不会这么想。”

郗遐望了吕莘一眼,笑着饮尽杯中酒。

吕莘微笑说道:“近来汝阴发生的事,只有陆侍郎心里清楚,奏表上的未必全面,就比如兰琨有个孪生弟弟兰珸,二人形貌一样,实难分辨,兰珸不善言辞,在汝南书院教习射箭,可是在兰琨被处刑之前,兰珸就辞去书院武教一职没了踪迹,不知陆云最后处置的到底是哥哥还是弟弟?”

应恂问道:“吕兄此话何意?”

吕莘看向他,似有所指的说道:“人道孪生子之间有心灵相通,就像是两年前的吴房县双花案,应兄应该还记得吧。”

当时的吴房县令正是应恂,那件双花案至今仍是悬案。

应询尚未审理此案便被召回洛阳,新任县令又把此案搁置起来,此刻应恂尴尬不语。

费谞对吴房双花案有些印象,插话道:“那等诡事绝非人力可为,莫说应恂,便是陆云也难断此案。”

吕莘没有再接言。

郗遐道:“自古汝南多奇士,诡事也甚多,是人为还是鬼魅作祟,终会有定论。”

司马遹对他们的谈话不甚在意,而是说道:“今日不如换一种方式斗鸭,不看水中厮杀,而是看哪只鸭子飞得比较远。”说着摆了摆手,侯芳会意,即刻命小内侍终止池中的斗鸭比赛。

院中已经准备就绪,数名内侍站成一排,每人手上都抓着一只鸭子,鸭子脖颈处还系着绣有数字的丝带,只见他们像是扔铅球一样将手中鸭子使劲抛向天空。

司马遹扫视众人,声音冷冷:“这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鸭子,从高处训练再回到低处,之后它们就会知道飞翔的感觉,虽然它们飞不高也飞不远,但是它们也拥有一颗像大雁一样翱翔天空的心。”

郗遐觉得这种比赛很新颖,这番话听着也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倒像是出自雨轻之口。

文学冯荪颔首道:“人生就如一场游戏,殿下能从玩乐中悟出道理,真是聪颖过人,实乃我朝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