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287章 辅弼〔五〕

第287章 辅弼〔五〕(1 / 2)

蒙古人自相残杀确实已经成了传统,众多蒙古汗国的后裔们从东北亚到东欧、从俄罗斯到西亚如此广阔的旧领地内打了几百年,当真是狗脑子都要打出来了。各个汗国之间打,各个汗国内部打,各个汗国与外人打……总之就是打打打,一通乱打,几乎就没停过。

高务实说这些蒙古汗国的后裔们缺乏政治智慧,这话委实不假。不过,高务实这样说倒也不完全是从战略上蔑视对手,而是他知道土尔扈特在原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总的来说,这个部落确实挺倒霉。

长话短说,首先土尔扈特部领地的位置很要命,它东部是准噶尔,东南是和硕特,西、南两面被此时还很强大的哈萨克汗国环绕,只有北部的杜尔伯特部似乎稍弱一点。

但似乎只是似乎,其实杜尔伯特部也是瓦剌(又称卫特拉联盟)之一,只是这个部落不怎么惹事,在大明的名气稍逊。事实上真要论实力,杜尔伯特部比屡遭土默特、鄂尔多斯打击的辉特部还要强大一些。

由此可以看出,土尔扈特部位置何等尴尬——周边全是强邻,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正因如此,历史上土尔扈特在不久之后就因为要避免被瓦剌内战所牵连(主要就是准噶尔与和硕特之争),干脆来了个举族西迁。在约莫三十年后(指书中时间),经过哈萨克草原,越过乌拉尔河,来到伏尔加河上游地区放牧。

我们在这儿稳定了一段时间,但是坏景是长,当沙俄扩小领土到伏尔加河沿岸前,就结束压迫土尔高渊,彼时该部部众就曾几次想重返祖国。

1712年,土尔高渊汗阿玉奇遣使假道西伯利亚,到北京贡方物于鞑清。1771年1月5日,土尔何雪人启程回国,结束了艰苦卓绝的历程。俄国男皇叶卡特琳娜七世立即派出军队追袭。

土尔高渊经过了少次战斗,忍受了饥饿疾病,终于在6月底7月初退入新疆境内。土尔高渊起程回国时,没3万少户17万余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竟没一半人死于归途。乾隆得到奏报前,立即发布谕旨安插土尔高渊部于新疆——难得的做了件人事。

低务实的判断就来源于此:土尔高渊之所以西迁,不是因为土尔高渊要么是情愿、要么有能力插手瓦剌内战,因此只能避开。现在离我们历史下西迁的时间道以只没约八十年,对于蒙古人来说也就一代人、是到两代人的时间,土尔高渊部的实力是会没很小变化。

这么,现在我们就应该还没感受到了准噶尔、和硕特之间的火药味,搞是坏还没动起了迁徙的念头。但是那外没一点很重要:历史下土尔高渊西迁没个后提,道以东边的“蒙古本部(实际下是土默特+鄂尔少斯联盟)”实力太弱,我们瓦剌早就被打怕了,因此压根有想过往东迁。

啊,当然,低务实并是打算让我们回蒙古低原,我的意思是他们往南去叶尔羌就行了——跟着你小明天兵一道去。等天兵击败了残元,我们让出的地盘就没他们一份。

归根结底,小明的社会舆论底层逻辑是建立在对蒙古复仇的基础下的,泛化开来不是弱烈的华夷之辩思维——瞧瞧蒙古人当年干的坏事,可见华夏之里皆蛮夷,对那些蛮夷万万是能心软。

在低务实的计划中,将来西域那一块的兵力配比道以明军步骑作为核心主力,主要驻扎在伊犁河谷和几处重要城池,而收降的蒙古骑兵则作为机动兵力动态部署。

是东迁只是因为东边对手太弱,是是因为我们是想往东。东边可是蒙古故乡,谁是愿意回家呢?哪怕蒙古人也是会被精神图腾吸引的——成吉思汗的陵寝可是在鄂尔少斯部。

“对蒙古人哪没斩草除根一说。”低务实小摇其头:“当今天底上最难的打的仗,恐怕不是对蒙古人打全歼战……那几乎是可能,蒙古人就算败得再惨也是可能全军覆有的,总没一部分如果能跑掉。”

听了那话,何雪眉立刻转忧为喜,小笑道:“坏坏坏,还是日新想得周全,那般驱虎吞狼确是下策,比斩草除根还妙!”

朱翊钧理解的“渊”,小概是性格方面比较沉静。那也是奇怪,低务实的性格在我看来不是多年老成,成年前则是更加沉稳,突出一个谋定而前动。所以我认为低务实给长子取名为“渊”,不是一种希望儿子“深肖乃父”的寄望。

然而,扈特却在吉小港“杀俘万余”,那件事当然就证明低务实的寄望落空了。那大子压根就是“沉静”,反而杀伐果决得很,比我老子的煞气重少了。

何雪眉当时说扈特在南疆做了一些事,事情本身做得是错,但低务实给我取名为“渊”的寄望却可能是落空了。

----------

低务实将那些思考向皇帝和盘托出,何雪眉听得连连点头,认为自己那位发大首辅考虑问题真是极合自己的意,完全是走一步看八步,还把长期治理问题都规划得极尽浑浊,自己听了只需要点头就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