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195章 探索圣光(2 / 2)

描述:

身为人类,怎么能没有马呢?

快去驯服野马,培养建立骑兵吧!

任务要求:

找到并驯服野马(0/1)

提示:

必须是野马。

......

野马?

见到这个提示,周文文有些不解,等他上网去查后,他这才意识这任务有多坑爹。

因为总的来说,现存的野马只有两种,一种是欧洲野马,一种是普氏野马。

欧洲野马是史前的野马,分布在法国南部及西班牙东部至俄罗斯中部。在法国及西班牙有相信是欧洲野马的石洞壁画,而在俄罗斯南部则发现有饲养欧洲野马的工具,估计斯基泰人约于前3000年驯养这些马。

欧洲野马于1800年代末消失,最后饲养的于1876年在乌克兰的阿斯卡尼亚诺瓦死亡。波兰政府尝试在比亚沃维耶扎原始森林拯救欧洲野马的后裔。这些后裔有时被称为柯尼克波兰小马。

野马?

见到这个提示,周文文有些不解,等他上网去查后,他这才意识这任务有多坑爹。

因为总的来说,现存的野马只有两种,一种是欧洲野马,一种是普氏野马。

欧洲野马灭绝于1876年,于是周文文的希望只能拜托在普氏野马上,但网上查到的关于普氏野马的消息,就更加让人绝望了,因为在那片区域。

普氏野马,学名:Equfer、Equferssp.przewalskii,又称蒙古野马,注意普氏野马不是蒙古马。

普氏野马是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体长约210厘米,肩高约110厘米,尾长90厘米,体重350千克。

头部长大,颈粗,耳比驴短,蹄宽圆。外形似家马,但额部无长毛,颈鬃短而直立。

夏毛浅棕色,两侧及四肢内侧色淡,腹部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色变浅,两颊有赤褐色长毛。

体型健硕,从比例上来说,头部较大而短钝,脖颈短粗,口鼻部尖削,嘴钝,牙齿粗大,耳比家马小而略尖。

耳短而尖,口鼻有斑点,额发极短或缺如,不似家马具有长长的额毛。

背部平坦,有明显深色背线,顺脊柱由肩部向后延伸至尾部;四肢短粗,腿内侧毛色发灰,常有二至五条明显黑色横纹,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称“踏青”腿。

蹄型比家马小,高而圆。尾基着生短毛,尾巴粗长几乎垂至地面,尾形呈束状,不似家马自始至终都是长毛。

普氏野马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天生灵性机警,善奔跑。

一般由强壮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头马群,营游移生活,普氏野马原分布于准葛尔盆地北塔山及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

这还没完,根据网上的记载,在普氏野马被发现后不久,来自俄、法、英等国的研究机构和博物馆就对蒙古野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起初,因为普氏野马难以捕获,所以仅仅只是一些头骨和皮张被陆续运回欧洲加以研究和保存,但在经过几度尝试后,发现成年野马几乎无法捕获,这些成年野马十分机警,逃跑也特别快。

人们只好捕捉刚刚出生的小马,在1899年至1903年,共有总计50匹左右野马被相继运抵欧洲,成为了第一批由人工饲养的蒙古野马。

然而由于20世纪初期战争的影响,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数量并未扩大,甚至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些普氏野马仅在捷克布拉格和联邦德国慕尼黑二园还剩下不到20匹的数量,而这其中又仅有一半有繁殖能力

而当前全世界饲养的野马,几乎全是这10匹3公7母的后代。

唯一的例外就是乌克兰阿斯卡尼亚·诺瓦野生动物园为了重建野马群,除了从慕尼黑和布拉格买回几匹外,还在1957年从蒙古的国家种马场买来一匹真正野生的野马,这匹野马于1947年捕获。

......

未完待续

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新人新书,求支持。

第0196章预告草药种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