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 别叫我老师 > 63、病例六十三

63、病例六十三(1 / 2)

第六十三章父亲的鹦鹉2

殷九竹根本没有耐心等到下一个轮休日,她立刻去了院长办公室,找师兄请假。

她入职快四个月,没有一天迟到早退请过假,高大尚欣然同意了她的事假申请。刚好明后两天没有异宠病号的预约,她可以放心离开。

“不过你走两天,你的学生怎么办?”高大尚问。

殷九竹:“咱们这么多科室都缺人,我一会儿去问问景旭要跟哪个医生吧……其实我觉得中兽医的胡老师挺不错,或者犬专科的刘医生。”

结果景旭两个都没选。

景旭关心地问:“老师,你为什么突然请假?”

殷九竹觉得也没什么好瞒他的,直接说:“我接到了我爸老同事的电话,那个叔叔说我爸生前有东西留在他那里,他现在要搬去深市了,让我回去取。而且……”她顿了顿,“……我也好久没有回去给我父母扫墓了。”

景旭想都没想,立刻说:“那我也请假!”

“你请假做什么?”

“请假陪你回去。”景旭垂眸望向她,那双狗狗眼里写满了不容主人拒绝的撒娇,“我想看看老师长大的地方,也想见见叔叔阿姨,可以吗?”

“……”殷九竹很想冷血无情地拒绝他,但她的身体却有自己的想法。她的嘴唇动了动,吐出一句话:“……去可以,但是不准胡说八道。”

“我能向谁胡说八道啊?”景旭无辜地问,“我只是想给叔叔的墓前献一束花,然后和他说:‘叔叔好,我是景旭,是九竹的男……’”

殷九竹杀气腾腾的挑起眉毛。

“……‘男学生’。”景旭立刻老实下来。

殷九竹似笑非笑地瞟了他两腿之间一眼:“你要想当女学生,我也可以帮忙。”

景旭一脸惊恐的摇头:“不用了,不用了。”

老师的拆蛋本领,手起刀落绝不含糊,他比谁都清楚得多。

……

殷九竹的家乡在隔壁市,动车两个小时直达。殷九竹读大学时,他们市的高铁站还没有修好,直到她大学毕业去了美国,这条线路才开通。

以往她回家乡,都是独自一人乘坐这趟列车,她会玩玩手机、看看书,或者干脆睡一觉;但是今天她身边多了另一道身影,从上车开始,景旭就没停下来过。

“九竹,你吃薯片吗?”

“九竹,你渴吗?”

“九竹,高铁站好打车吗,咱们要不要提前约一辆网约车啊?”

殷九竹统一回答:“不吃、不渴、不用约车。”

她瞥了眼景旭的双肩背,有些好笑:这位小朋友是来春游了吗,居然背着这么大一个包,不会里面都是零食吧?

待列车开动起来,景旭拉开背包拉链,变魔术一样从里面掏出了不少东西。除了两包年轻人喜欢的薯片以外,还有一个U型枕、眼罩以及一副耳塞。

他把这些东西递给殷九竹:“你昨晚没睡好吧?我半夜迷迷糊糊听到你起了好几次夜,到目的地还有两个小时,你刚好可以睡一觉。”

殷九竹没想到,景旭居然连这件事都注意到了。

久未回乡,这次回乡既要给父母扫墓、又要取回父亲的遗物,她的心情自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这般轻松。昨晚她辗转难眠,直到天光擦亮才勉强睡了两个小时。

景旭见她不动,干脆直接帮她把U型枕戴上,又把眼罩递进她手里,他简直把殷九竹当成了没有自理能力的宝宝,连耳塞都想帮她戴。

青年的手指擦过她的耳垂,把她的长发挽到耳后。

殷九竹被他的指尖烫到了,下意识地躲开。她又意识到自己这么突兀的躲闪很不礼貌,赶忙找借口:“耳塞就不用了。我没有戴耳塞的习惯。”

她的话没说完,坐在前排的小男孩突然高举起手中的超人玩具,大喊一声:“冲鸭——!!”;坐在后排的商务人士接通电话,开口就是上千万的大项目、上亿的大投资;邻座的老阿姨打开快音软件,开始看洗脑小视频……

一时间,整个车厢都被无数噪音笼罩了。

殷九竹:“……”

景旭冲她扬了扬手里的耳塞,给了她一个“我就说吧”的眼神。

殷九竹看看四面八方的噪音生产者,甚至一度怀疑他们是不是被景旭收买了。

……最终,殷九竹还是让景旭帮她戴上了耳塞。

……

这一觉睡得格外香甜。

两个小时后,殷九竹在车厢的到站广播里醒了过来。她迷迷糊糊摘下眼罩,刺目的阳光蜇得她眼睛都有些睁不开。

她呆坐在座位上足足反应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慢吞吞意识到,她居然靠在景旭的肩膀上睡了整整两个小时!

原本挂在脖子上的U型枕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睡梦中的她把景旭的肩膀当成枕头,睡得人事不知。

她悄悄瞟了眼景旭的肩膀——还好,没有丢脸的流口水。

她清清嗓子,欲盖弥彰地问:“我压了你两个小时,你肩膀没僵吧?”

景旭摇着尾巴作答:“别说两个小时了,你想再压久一点也是没关系的。”

“……”这话怎么听得怪怪的?

他们拿好行李下了车。这里并不算大站,现在又非休息日,高铁站空空荡荡,几乎见不到几个人影。

他们原本想去正规出租车拉客点儿去找一辆车的,谁想司机一听他们要去墓园,都连连摆手说不去。

高铁站在这座小城的最南端,墓园在最北端,一来一回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最终殷九竹答应给对方空车返程费,才有一个司机让他们上车。

殷九竹十八岁考上大学,一年也就寒暑假会回来。后来父亲去世,她又常驻美国,更是多年没有归家,她望着车窗外疾驰而过的风景,拼命想要把它们和十年前的记忆一一印证,却发现变化太大,处处透着陌生。

司机艺高人胆大,一边开车,一边从后视镜里打量着坐在后排的他们。

司机好奇地和他们攀谈:“这大工作日去扫墓的人可真不多……你们是本地的?”

殷九竹笑笑:“我是,他不是。”

司机又问:“小姑娘,你这是去给谁扫墓啊,也没带个纸花、纸钱什么的。”

在国外这么些年,殷九竹假期少,回国不便,她就花钱雇了人,每个月去给父母擦拭墓碑,再摆上新鲜贡品。她这次回去扫墓,本来就打算速去速回,看一眼、说说话便罢,直到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空手而去,确实不大好。

她正想问问司机哪里可以买祭品,哪想到景旭拍了拍他那个硕大的双肩包,说:“放心,我带着呢。”他眼睛晶晶亮,邀功似地说,“我还特地买了华城的特产,一会儿让叔叔阿姨尝一尝。”

“嚯,”司机咂咂嘴,赞许地说,“这女婿够细心的啊!”

此话一出,车厢忽然安静下来。

殷九竹尴尬地解释:“师傅您误会了。”

“啊?”司机也懵了,“我听你们刚才聊天的意思,还以为你是带男朋友回来给爸妈扫墓呢!”

男朋友……男朋友……景旭明明心里都要乐开了花,却要故意装作无所谓的样子,拼命压下翘起的嘴角。

景旭清咳两声:“我们是同事,她回来办事儿,我刚好休假,就一起来这座城市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