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 三国之续汉雄心 > 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烦恼

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烦恼(1 / 2)

刘岱亲自手书一封派人送到陈留,请边让出为济北相。

刘达提议以屯田之策,安置留下来的青州之民,在大野泽东北一带,也就是寿张和东平陆以南,挖渠引大野泽之水作一大陂,也就是蓄水库,在周边开荒为田,让他们耕种,再收以田租。

还提议表任现任东阿县令的颖川人枣衹为典农校尉,黄巾渠帅高阳为典农都尉。

高阳作为之前的黄巾渠帅,在青州民中有较大的影响力,由他来带动屯田,会容易很多。

而枣衹曾在历史上提议屯田之策,现在刘达先提出来,让他来执行,肯定合他之意。至于曹操会不会放他来,这可由不得曹操了。

现在刘岱被天子任命为兖州牧,权力和刺史已大不一样,又是在朝廷动荡这样的环境下,要调任一个县令还是可以的。就算曹操想阻拦,恐怕他也不会这么做。

兖州汉军击败黄巾,平了黄巾之乱,刘岱如今的威望非同往日,这么一点小事,曹操还是要卖个面子的。

安排好这些事情,刘岱先回昌邑。

刘达率领太史慈的一万青州军和两万兖州军随后而回,周寻率领的一万青州军则留在东平协助挖渠作陂,反正现在也无仗可打。

于禁率领五千人仍驻守济北与东平郡界处。

李乾带着李整和两千家兵到任城上任,前次李典率领兖州壮民击败黄巾有大功,已被提升为校尉,刘达留他率领三千人屯守在寿张,主要是看住那些青州民,防止他们再为乱。

刘达回到昌邑才两日,王彧也回到,他和父亲刘岱一起出城迎接。

“使君!”

几个月不见,王彧似乎苍老了许多,一见刘岱即下车跪拜。

“王别驾快请起。”

刘岱连忙扶起。

“使君,少君,彧今日能再见到你们,实属万幸,彧曾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王彧说着竟然老泪纵横哭了起来。

“王别驾一路辛苦,咱们入城再说。”

刘达扶着王彧,三人一同入城。

原来王彧听从刘达之言,从河内借道去长安,刚到河内的时候,即听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率兵去攻打长安,要为董卓报仇。

没想到一切都如刘少君所说,不过王彧为了早日见到天子,竟不顾安危,毅然上路,翻越山岭经河东转下到弘农,翻山时还差点掉落山崖。

到达长安时,长安已被攻破,司徒王允和司隶校尉黄琬都已被杀。

王彧在长安滞留了大半个月,一直见不到天子,后来刘达派人来告知钜野之胜的消息,他才想起刘达曾叮嘱他去找钟繇,这才得以面见天子。

天子刘协此时才十二岁,却也颇为聪明,心想刘岱乃是刘氏皇族之后,如今身为兖州刺史,手中颇有兵马,日后必多有依赖之处,便拜刘岱为兖州牧和镇东将军,让他尽力击贼。刘岱之子刘达因钜野击贼之胜拜为扬威中郎将。

而作为妥协条件,李傕拜为车骑将军,郭汜拜为后将军,樊稠拜为卫将军,张济拜为右将军。

王彧不畏艰难而至长安,天子感其忠义,拜任其为东平相。

刘达现在也是秩为二千石,腰悬银印青绶之人,绶长一丈七尺,缠绕垂挂于腰间,让他觉得自己有些飘飘然。

其父刘岱更是高兴,觉得自己能加拜为州牧和将军,主要是刘达和王彧的功劳,连连对二人敬酒,全然忘了刘文弘是他儿子,倒像是恩人了。

稍有遗憾的是天子未能对其封侯,不过他相信,当自己平兖州黄巾之乱的消息报到朝廷,天子会封自己为侯的。

休息几日之后,王彧去东平上任,而陈留边让正如刘达所料,以自己身体有疾为由,拒绝出任济北相。

刘岱因此表任程昱为济北相,寿张县令则由满宠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