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 三国之续汉雄心 > 第四十九章 东郡太守之职

第四十九章 东郡太守之职(1 / 2)

刘达以关心青州家乡人为名,提出让曹操出任青州刺史,让人无可怀疑,而且这是让曹操得利的事情,曹操知道了或许还要感谢刘达一番。

当然,明眼人能看得出来,刘达这是为了父亲刘岱能够真正统治兖州。

旁人可能不知道,可刘达知道曹操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得了一州之地,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大。

可是让他占着东郡之地,刘岱就难以发展,压着互损不如放飞双赢。

至于以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毕竟刘岱占着兖州,比曹操的青州在人和地利上要好很多。

况且现在鲍信已死,把曹操弄走,只剩下陈留的张邈也翻不起浪来。

逢纪一时无语,他听出了刘达的意图,也听出了刘达的威胁之意。

如果袁绍不答应,兖州就不出兵了。

单靠袁绍和曹操,要想赶走平原的田楷等人,也不是不行。

只是如果与兖州交恶,万一刘岱和公孙瓒连手,南北夹击,袁绍可就难以抵挡了。

“曹东郡确实有治乱之能,他若任为青州刺史确实是合适人选,此事我回去会与袁冀州言说。只是东郡之地,与黑山相近,黑山贼常有侵袭,山阳太守臧子源颇有威望才能,若以其接任东郡,或许为妥。”

逢纪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当前东郡不可避免的要回到刘岱手中,便提出由臧洪来接手东郡,因为臧洪曾经在袁绍那里寓居,袁绍可以说是他的旧主。

东郡之地,与冀州魏郡相接,虽然目前袁绍与刘岱没有冲突,逢纪还是希望有一个能缓和两方的人来当这个东郡太守。

刘岱明白逢纪的意思,不过他不知道儿子刘达心里的想法,呵呵一笑道:“子源在山阳甚好,至于东郡,我兖州别驾凉伯方正可适任。”

刘达刚要说话,却被刘岱抢先说了,不由暗暗摇头,自己这个父亲,眼见东郡即将回到自己手中,便忙着把新任别驾推上去,也不想一想东郡这种地方,面对黑山贼和袁绍,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主要还是怪自己之前没有和他通气,现在当着逢纪的面,又不好打断父亲的话。

逢纪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凉茂,显然这是一个熟读经书的文人儒士,治民可以,止乱只怕不行。

若以此人接掌东郡,应该不会对袁绍造成大威胁:“明使君既言凉别驾适任,那自然是可以适任。”

这是表明态度,同意刘岱的提议,逢纪是代表袁绍而来,代表的也就是袁绍的态度。

本来东郡太守的任命与袁绍无关,但现任东郡太守曹操是袁绍的人,东郡又与冀州相连,关系到袁绍的利益,与他商议一下也是应该。

历史上曹操当了兖州牧后,袁绍还能让臧洪来当东郡太守,说明东郡其实算是控制在袁绍手里的。

见逢纪没有异议,刘岱笑而举杯,向其敬饮。

此时刘达看向凉茂,微微摇头,暗示自己并不同意刘岱的提议,想要反驳,凉茂会意后默默点头回应。

凉茂是昌邑人,对刘岱父子的所作所为比较清楚,也对这个刘少君比较佩服,既然他提出让曹操去青州,肯定已经在心里有了接任东郡合适的人选。而且自己刚刚出任别驾,现在就升任太守,似乎也太快了。

“听闻黑山贼勇悍无比,非猛将难以抵敌。父亲,如今有一人比凉别驾更适任东郡太守之职,还望父亲加以考虑。”刘达看向刘岱说道。

刘岱听了一愣,才知道自己与儿子的想法不一致,可是眼下自己的这些人中,似乎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虽然太史慈和于禁等人勇猛,只是他们还远远不够资格任为一郡太守之职。

他想不出是谁,问道:“何人?”

逢纪也疑虑地看着刘达,看来此子远胜其父啊!

“父亲可知平原相刘备?”

此话一出,刘岱以为自己听错了,又再问一次:“何人?”

“平原相刘备。”

刘达复述了一遍。

“刘备?你是说公孙瓒麾下的刘备?他怎么能当东郡太守?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