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买活 > 第187章 九千岁下野京城.九千岁 落花流水春……

第187章 九千岁下野京城.九千岁 落花流水春……(1 / 2)

“来了,来了。”

外院一阵轻微的『骚』动,伴随着轻轻的击掌声,十几个小厮陆续从门内那排倒座南房中小跑了来,消失在通往马厩、车马院子的侧门中,引来了外间递本子候见的官员们好奇的窥伺眼神,“看来九千岁又要叫见了!”

不分黑夜白天,九千岁的府邸门外,是不会少了人的,一般的外地官员进京叙职,倘若不来递本子,那是很严重的不敬——甚至便可以认为是林党了,不论是办什么事情都不会顺利的。当然了,九千岁不会立刻就见,总要上十天半个月的,见了一面,不论是升迁还是来交割差事,程序才能往下推动。在此前,去哪个衙门都是一三不知,‘且着罢’!

自然了,进京干谒,这是多少年来的规矩,区别在拜望谁罢了,整个官僚系统都习惯了这慢悠悠的节奏,一般任满上京叙职,想要钻研前程的小官,早都习惯了在这宽敞的门房内坐着用茶干,一般没事便来点卯,个两三个时辰,和管家赔笑闲话,再塞点孝敬——所以说,当官怎么可能不收些什么呢?若囊袋里空空如,别说高升了,怕连贵人的一面都难见,一缺都难求呢!

便连朝廷,考虑到这种情况,他们给重臣修建赐宅时,总会特意地将门房修得宽大一些,是方便了候的官员们。九千岁府上豪奢,连门房配的都是一格格的玻璃窗,夜里还点了玻璃灯笼,屋内相当明亮,一群小官羡慕地看着几个中年人在长随的前呼后拥下,现在院子里,很快便有人将清油小车拉到了院子里,这几个身穿道袍,神『色』各异的中年人,或者是钻入车中,或者自行门,在下人服侍下跨上马背,由众小厮小跑簇拥着,身子随马背节律摇晃,不疾不徐地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是田大人、吴大人、崔大人、李大人。”

有人细声说着,“怕是为了买活军的事来的——”

说了这半句,便不敢多嘴了,又是低头用茶去。旁人全然不敢搭话,或是嘟嘴,或是跷腿,或是挠脖子,或是乘了人多,自己在角落里,从怀里掏话本子偷看,如此种种众生态不一而足,令人发噱。一旁的管家长随不来纠正,众人全不知道还有一道身影站在内院门的阴影里,好奇地打量着屋内。

对这种随波逐流的小官,皇帝的兴趣并不是很大,看了一会,便示意九千岁陪自己回屋,“今夜就去东华门府里吧。”

“是!”

几辆车早备好了,众人从后花园直接去,四周密密实实,全是厂卫的高手,将车辆护得风雨不透,皇帝在车内端坐着觉得闷热,拉开领口扇了扇风,抱怨道,“不是说小冰河吗?为什么夏天还这么热!”

九千岁在他身边跪坐着,显得非常的实,上车以来,便忙为皇帝点香、扇风、倒水,完全是跟在车内服侍的亲近仆役做派,闻言一笑,道,“小冰河是冬天更冷,夏天可能过热——这般还好,热得早、热得久,粮食还能种一季的。若是夏天没比从前热,那才真没法种地了。”

“欧罗巴那一块,便是如此吧。”皇帝便随口地说起了他从《界地理》上看到的知识,这是中级班的内容,皇帝在过去的两年里,已经自学完了扫盲班和初级班的教材,这速度实在地说不算慢。“他们那里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天不冷,夏天么,又热又干燥,雨热不同期,这就很糟糕了,是以他们的农作物总是不高产。”

九千岁居然能接得上他的话——他虽然不爱学习,识字不多,但凡是皇帝流『露』过兴趣的学科,九千岁便在私底下聘请名师自学,总,不会现皇帝感到和他话可谈的情况。

“是的,是以咱们这几年还算是不错的,至少雨热同期,收成还是好一些,还能有一口饭吃。”

“这种特点,好,不好。”皇帝微微闭着眼睛,饶有兴致地和九千岁讨论了起来,“知道自己在土里刨不食儿了,便总想着往外跑,他们那里航海的热情比我们高。我们么,地大物博,什么都有,自古以来都是别人来和我们做生意,我们开船去和别人做生意的,仔细想想,还真没有。”

“是这些年收成真不好,否则,咱们这里还真没有什么非得从外头买的。”九千岁其实并不是这想的,是为了捧哏。

“没有么?别说买活军的红衣小炮,就连洋人的红衣大炮,我们是造不来的。”

皇帝然摇了摇头,他的情绪有些低落下去了。“船多了,界就变得很小,今后的天下,将和以前大不一啦。有些东,光靠买是不行的。”

这自然是这个理儿,尤其是兵器这东,自己不能造,那是不行的。现在洋人肯卖给敏朝,那是因为船还不够多,他们最多运来几千人、上万人——这数量的士兵或许可以欺负吕宋岛上的土着,但拿敏朝这的庞然大物是没有一点办法的。即便是衰弱、混『乱』的敏朝,不是外洋人能想着征服的——但看过买活军的报纸后,似乎众人的思维方式和以前相比不一了,至少是更开阔了一些,因此大家很容易便能想到,这完全是船还不够多而已,如有一天船的数量变得更多,洋人能运来十几万士兵的时候,情况就不会像是现在这么简单了。

九千岁低声应是,两人一时都没有说话,直到车马进了东华门外的别府,亲卫们撤了去,有两三个小中人在前头挑灯引路时,皇帝才一边一边和九千岁商议,“今日田任丘的三策,伴伴怎么看?”

“福建道给他们,是意料中的,倒没有什么。”

九千岁其实一直在思量今晚田任丘的献策,闻言张口便说道,“至说封王,非就是一个名分,内阁不会多嘴的。修好、通商、遣使,都是怀柔策……”

“我是说,把信王派去福建的事情。”皇帝打断了他,“这件事,伴伴是如何看的?”

他的语气很平静,但九千岁却刹那间了一身的白『毛』汗,忙道,“此为田任丘策,奴婢事前毫不知情,请皇爷明鉴!”

皇帝沉默半晌,这才点头说,“嗯,朕相信你。”

又,“那你说,该把信王送去吗?——结亲的话,便不要提了。”

要说让信王和谢六姐成亲,这种异想天开般的梦话,不过是和林党要求征伐买活军一,都是抛来讨价还价的。且不说谢六姐会否答应,说朝廷这里,如谢六姐答应了,他们便能安心吗?这种事完全是麻杆打狼两头怕,谢六姐怕自己和朝廷结亲以后,便会失去独立政权的地位,又或者生下继承人后,令朝廷宗室入侵——难道朝廷便不怕谢六姐拥戴信王,打到京城来做个摄政皇后?

而且,信王是不好轻易离京的,此时信王在朝局中的地位,实际上异子——皇上登基不过四五年,才二十多岁,若是平时节,便是膝下暂时还没有子嗣,臣子们不会过心急,不过若是如此,一般会在京城中准备一名成年宗室,这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如皇帝事,便立刻能有人来顶上,主持朝局、挑选皇嗣、拥立新君,这些事臣子们不能面,那是僭越,必须要一名有威望的宗室来办理。

当然了,若是平年间,碍礼法,即便皇帝猝崩,这宗室对皇位很难构成威胁,不过这几年来朝局不好,信王的存在又有了一重意义,正所谓『乱』思长君,若是皇帝猝死,留下的子嗣又过幼小,那么由信王来登基是较妥当的选择。

因为这一点,因为朝廷的确没有钱了,信王迄今都没有就藩。不过,由皇帝还年轻的缘故,虽然前几个孩子不幸都因为瘟疫和自身的疾病夭折,但没有人请信王阁读。此时的信王,身份相当敏感,但因为他和皇帝的关系很好,感情非常真挚,处境并不算多么艰难。便连九千岁,不敢对信王有什么不敬,虽然信王明显是不喜阉党,反而对林党的好感较高。

这就是没有接受帝王教育的皇子常有的天真,是因为如今教育完全被儒生垄断,而林党又掌控儒生的言路。阉党迄今没有成功笼络到大儒为自己所用,九千岁不敢『插』手信王身边的近人。就连田任丘一竿子把信王打发到福建去,这的想法是九千岁不敢提的,他心中自然有一根弦儿,知道皇帝的底线在哪里,阉人想要『插』手皇位继承,这是末兆,皇帝是绝不会容忍的。

不过,自从皇帝戒绝了服丹的爱好,并完全投入了对买活军的沉『迷』中去后,他的身体要比五年前反而好得多了。首先,他完全遵循《买活周报》上关饮食健身的建议,日常少油少盐,杜绝肥腻甜食,每日坚持运动,早睡早起,又养成了练武蹲桩的爱好,年轻人本来身体底子就满好,一旦节制勤练,不到半年,一身腱子肉就来了;

其次,皇帝现在除了一些朝务外,很少去后宫,而且还按照买活军的办法,让各宫嫔妃选侍登记信期,挑选易孕的日子排班侍寝,而且还要们读习字,因为买活军说,如母亲识字,大脑得到开发,可改善孩子的质素。九千岁和奉圣夫人都是很知道宫里的事的,皇帝现在的荒唐完全和前是两个方向,他甚至是按考分来进行侍寝选拔的,不管是多么千娇百媚的选侍,若是不能及格,那没有侍寝的资格。

除了这为了子嗣的辛勤劳作外,皇帝时常会把皇后接到身边陪伴,除此外,大多时间都投入在物理实验上,他如今的乐趣便是按照买活军送来的化学、物理籍做试验,木工活久已经不做了。而群臣对这的变化保持了沉默——主要是他们大多不知道物理实验都是什么玩意儿,而且比起皇帝的爱好来,启用买活军运辽饷这种事明显更荒唐得多,更值得他们去攻讦。

这两个变化,对皇帝的身体显然是很有好处的,他作为皇帝其中一个本职工作,至少现在完成得很『色』,宫里同时有四五个身子沉重的妃嫔,不管怎么说,至少能有一两个男丁吧?而且这一次不用担心孩子会染上天花,前的几个孩子,很多都是被京城流行的瘟疫给带的,高高的宫墙防不住疾病的传播。但去年以来,不论是血热还是天花,的确都已经很少听闻了——现在北面的城镇,凡是有一点余力的,都在号召灭鼠,而皇帝和信王人,早已接种了化妆从买活军处买来的牛痘疫苗。

一年就能生产上四五个后,两年、三年如此积累下来,十几个子嗣不可能全都夭折吧?这一年多来局势的变化,让信王的将来又变得有些不确起来。九千岁心底不住地揣摩着皇帝的心思,心想皇帝是否想要顺水推舟,排除信王进入皇位继承序列的可能——若是如此,对九千岁自然是好事,不过,皇帝安康的现在,他并不怎么看重信王对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