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算不算深得民心?
这问题一出口,在场的人无不是沉默下来。
虽然说不是很想承认,但现实就摆在眼前。
朝廷还是很得民心的。
自贞观四年开始,朝廷每五年一次的大计划,就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几乎每过五年时间都有很明显的变化。
百姓从一开始的吃饱穿暖,变成了现在的吃喝不愁。
吏治清明,政令通达。
纵观历朝历代,未见有如此盛景。
尤其是这些年,朝廷又打出来了藏富于民的口号。
这些年的变化之大,甚至让他们这些饱读诗书之人也惊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帝者,以天下供养。
而现在的大唐,则是皇帝在供养天下人。
当初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至今还雕刻于太极宫的宫门内。
每一个进入宫门的人都能看到这句话。
他们也清楚。
如今大唐的这些变化,远不是圣人一个就能做到的。
而是面前的晋王李宽,联合诸多皇子,配合太子施政而来。
是大唐千千万万官员努力而来的结果。
说现在的朝廷不得民心,那纯粹是蠢罢了。
这些年他们不是不知道冯家的野心,但冯智戴迟迟没有动作,也是因为这个。
就现在这点手段,没了九鼎的配合,冯智戴怕是到死都不敢造反。
见众人沉默,李宽微微一笑。
“你等不说,本王也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但今天你们自己必须得有个答案才行。”
“否则,出了这个门,你们日后有想干了,那就不要怪本王不加理会了。”
听到这话,众人也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
只要现在表态和朝廷站在一起,那日后飞黄腾达也是近在眼前了。
“殿下,我等苦冯家久已!”
“现在就等着朝廷一声令下,我等便是对冯家出手!”
“今日听了殿下所言,我等才是恍然大悟,原来朝廷也对冯家不满。”
“您说,如何做,我们绝不推辞!”
此话一出,瞬间就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
“不错!殿下只要一声令下,让我们往东,我等绝不往西!”
“只要能救我等于水火之中,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现场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个个都是群情激奋,恨不得现在就把冯智戴给抓过来,生啖其肉。
见气氛差不多了,李宽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既然你们有此决心,那本王就给你们透个底。”
“冯家,本王是要对付的,但这乱象要控制在广州一地才行。”
“毕竟这么多年发展,岭南各地也不是什么都没有。”
“你们都各地士族豪门,也应当知道当地有谁是冯家的眼线。”
“本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各自负责各自的地盘,将这些眼线全部清除,避免他们附庸冯家起事,搅乱整个岭南。”
听到这话,众人也是急忙点头应是。
这活不算难,甚至他们自己动手的话还更简单一些,也算是给自己减少麻烦。
见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李宽便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安抚好当地百姓,不能生乱,对于主抓的冯家人也不能滥杀,只需羁押即可。”
“若是有违此条,本王将犯事之人视为同等谋逆,刀落下去的时候,你们可不要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