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103章 吴江派与临川派

第103章 吴江派与临川派(1 / 2)

第103章吴江派与临川派

介绍完江日彩,徐兴公又拉着王文龙到另外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前,介绍道:“这位乃是陈第陈季立。”

王文龙惊喜的说道:“原来是一斋先生,在下建阳王文龙。我幼时在海外就听闻过先生大名,只说是一位大明的文武英雄!”

陈第中气十足的大笑:“都是年轻时的事了。倒是读建阳文章让我大开眼界。”

陈第也不简单,他出身福建连江,只是秀才功名,但却是名满天下。

陈第自小有英雄气,在万历初年他上疏给戚继光献平定倭寇之策,又经俞大猷举荐北走蓟辽应戚继光幕府,先在戚继光军中教授兵法,后来干脆以秀才身份当上游击将军,领兵镇守古北口。

陈第在蓟辽军中效力十多年,直到万历十一年才辞官归乡。

陈第辞去军职后就回到老家连江建起藏书楼“世善堂”,一方面用心研究古音,另一方面大量收集书籍,他和徐学聚一样都有志于藏书。

别看陈第青年时都在军中,可是他却以音韵学造诣闻名于世。

同时陈第还是大旅行家,携书游遍名山大川,写下大量游记,历史上还是最早深入台湾考察风土并写下记录的文人。

要知道他去台湾的时候那里连荷兰人都还没到,常住的只有土人和在此建立根据地的倭寇,陈第自己都是沈有容去台湾打倭寇时跟着一同去的。

接着徐学聚又为王文龙介绍了几位林浦林家的子侄,王文龙一一见过,林家三代五尚书,在有明一朝就有七科八进士的传奇成绩,要知道这可是在科举难度仅次于三吴和江西的福建,能考出这样的成绩绝对是诗书传家了。

现在林浦林家第四代族长林烃正在担任南京太仆寺少卿,参与宴席的都是林烃的子侄辈。

沈璟虽然考中进士,但是现在更著名的身份却是曲坛盟主,所以今天到场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官身,反而是在福州有名的文人为多。

宴席并不太过正式,送了帖子的客人基本到场宴会就开始。

沈璟现在在曲坛之中风头正盛,主要原因是沈璟的戏曲理论正在和汤显祖打对台,造出好大声量。

汤显祖写的《牡丹亭》是文人戏的最佳代表,人称“案头之曲”,美到极致,但是很多地方不合音律,只能放在案头翻阅欣赏,其实不经修改根本不能唱。

一些文人对汤显祖为代表“临川派”的“案头之曲”极为称赞,认为这是将民间艺术送入高雅殿堂的重要一步,越是不能唱的曲子越能脱离俚俗。

就像文人画一样,枯山枯水思索半天才能解出其中韵味,反而能够提供更高的欣赏价值,若像画工做的画一样花花绿绿乡野百姓也能看得懂,那样就会失去格调。

而沈璟则极为反对汤显祖这一流派。

沈璟的“吴江派”提倡“场上之曲”,觉得戏曲如果不能拿到舞台上演唱就大减其价值。

“为什么戏曲要讲究格律,因为咱们写戏是作家写了伶人来唱,可没有神乐坊中的大家帮着参详谱曲,那怎么保证伶人能唱出来呢?”